為什麼要拋棄我?日本「嬰兒信箱」十年紀實

或許最需要拯救的,其實是大人
  • 分類:
    中文書社會哲思社會議題社會觀察評論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NHK採訪團隊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繪者:Gami 追蹤 ? 追蹤繪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繪者新書通知。
  • 譯者:陳令嫻
  • 出版社: 開學文化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1/11/25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內容簡介

這十年來,嬰兒信箱一共收容了一百三十個孩子。

你覺得這個數字是多還是少呢?

 

2007年,熊本一間民間醫院,成立了「嬰兒信箱」這項設施,希望能夠拯救因為走投無路而遭犧牲的嬰兒們。十年來,收容了一百三十個孩子,雖然自成立以來,便飽受爭議與批評。但仍不改初衷的堅持下去。

 

或許最需要拯救的其實是大人……

 

嬰兒信箱的最大特徵是「匿名遺棄」,正因為採取匿名性,一籌莫展的父母才會將孩子送來。但這同時也是最為人所詬病的一點,匿名性是否會助長不負責任的家長隨意遺棄?

 

日本NHK 採訪團隊,花費長時間追蹤訪問,希望能深入了解這個議題。關於被遺棄的孩子們、關於掉落在保護網之外無助的女性、關於我們能夠怎麼做……。

 

為什麼要遺棄我?

這個問題不只是質問父母,同時也是一種對社會、對政府的呼喊。

 

各方好評推薦(依照姓名筆劃排序)

 

很幸運為人父親的我,可以看到這本書。──李毅誠/台灣通勤第一品牌主持人

 

從理解和傾聽女性的聲音做起,嬰兒信箱是起點而非終點。──林志潔教授/法務部人權委員會委員

 

本書從生命的拋棄與拯救出發,探究每個不得已的個人及社會結構因素。──施慧玲教授/台灣法律資訊中心主任

 

各種價值辯證細緻精彩,值得推薦。──劉淑瓊教授/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董事長

作者

NHK採訪團隊

 

由NHK 的員工所組成的採訪團隊,十年來追蹤日本第一個嬰兒信箱「送子鳥搖籃」,持續向觀眾傳達設施情況。

 

二〇一五年四月播放的《今日焦點》是媒體首次接觸嬰兒信箱收容的兒童,向全國觀眾介紹當年的小嬰兒已經長成十多歲的少年,實際收錄當事人的心聲,帶來強烈衝擊。

 

二〇一七年六月播放的《今日焦點+》則介紹嬰兒信箱的「現況」與面臨的課題。

 

繪師簡介

 

Gami

 

自由接案插畫家、漫畫家。

 

英國倫敦金士頓大學插畫研究所畢業,並於倫敦獨立出版漫畫《微不足道的展覽》,著有圖像小說《失能旅社》,作品多見於獨立出版,及CCC創作集平台。

 

個人網站:gamichou.com

IG:@gamiillustration

 

譯者簡介

 

陳令嫻

 

輔仁大學日文系學士,東京學藝大學國文系碩士。喜歡閱讀、旅行與陶瓷器。

聯絡方式:reikan0412@hotmail.com

目錄

各方好評推薦
台灣通勤第一品牌 李毅誠 ——— 02
法務部人權委員會委員 林志潔教授 ——— 04
台灣法律資訊中心主任 施慧玲教授 ——— 06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董事長 劉淑瓊教授 ——— 07

序 章 日本唯一一處嬰兒信箱 ——— 19
遭到拋棄的一百三十條生命 ——— 20
託付給嬰兒信箱的孩子 ——— 23
遇上寄養家庭 ——— 24
自豪的兒子 ——— 25
姓名、年齡、出生地皆不詳 ——— 26
「好險我是被送到嬰兒信箱」 ——— 27
少年面對過去的人生 ——— 31
少年對於嬰兒信箱的想法 ——— 32
節目收到各種回響 ——— 35
嬰兒信箱的另一頭 ——— 37

第一章 生命如何遭到拋棄與拯救 ——— 39
名為「嬰兒信箱」的設施 ——— 40
起源於民間醫院 ——— 43
「致母親 我們會保密」 ——— 44
熊本市長負責為身分不明的兒童命名 ——— 47
對於嬰兒信箱第一例的回響 ——— 49
中央政府對於第一例的反應 ——— 50
陸續出現案例 ——— 51
開設一年後的評鑑報告 ——— 53
接獲報告後的動向 ——— 55
開設兩年半後的評鑑報告 ——— 56
明顯有人把方便當隨便 ——— 58
嬰兒信箱危害母子生命安全 ——— 59
生父母不詳 ——— 60
嬰兒信箱能為孩子的人生負責嗎? ——— 61
匿名制究竟是為了誰?——— 62
對於中央政府的建議與請求 ——— 64
全國廣設諮詢窗口 ——— 66
政府不改保守態度 ——— 67
孤立生產可能致死 ——— 68
孤立生產的案例 ——— 70
收容身心障礙兒童 ——— 74
收容的安全性與合法性 ——— 76
保護母親的重要性 ——— 77
出乎意料的重蹈覆轍 ——— 78
來自國外的孩子 ——— 79
嬰兒信箱的多種不為人知情況 ——— 81

第二章 走投無路的女人,自私自利的男人 ——— 83
抵達嬰兒信箱的女人 ——— 84
案例 ①
真由美(二十多歲)使用嬰兒信箱的理由是意外懷孕
出乎意料的情況 ——— 84
懷孕是自作自受 ——— 86
無法逃避的現實 ——— 88
決定放手 ——— 89
案例 ②
舞(二十多歲)男方要求墮胎,最後選擇成為單親媽媽
不想讓人知道懷孕 ——— 90
第一次說出煩惱 ——— 92
案例 ③
文乃(二十多歲)使用嬰兒信箱的理由是男方拒絕接受孩子
懷孕的喜悅消失得無影無蹤 ——— 94
男方從頭到尾冷淡不關心 ——— 95
無處可逃後的最後退路 ——— 96
放棄與決心 ——— 97
生產前夕的危險行為 ——— 98
在旅館破水 ——— 99
生產可能危及生命 ——— 101
從未抱過親生兒子 ——— 102
選擇出養孩子 ——— 103
回到家鄉重新開始 ——— 105
思念孩子 ——— 105
案例 ④
男子把和第三者的孩子送到嬰兒信箱,導致外遇對象帶著女兒一起自殺
小女孩被帶走 ——— 108
小女孩送回母親身邊 ——— 109
救不回的生命 ——— 110
檢討如何預防重蹈覆轍 ——— 111
案例 ⑤
嬰兒信箱收到嬰兒遺體,發展成棄屍事件
開設以來最大的衝擊 ——— 114
鎖定棄屍的母親 ——— 115
小男嬰在生產過程中死亡 ——— 116
「希望有人祭拜小嬰兒」 ——— 117
不負責任的男人 ——— 118

第三章 生大於養?養大於生? ——— 121
遇上送來嬰兒信箱的小女孩 ——— 122
「希望這孩子在充滿愛的環境下成長」 ——— 123
婦產科醫師的心願掀起輿論熱議 ——— 124
收養的過程艱辛漫長 ——— 125
收養難以普及 ——— 128
住在安置機構的兒童 ——— 130
兒童安置處遇方式落後世界其他國家 ——— 132
嬰兒信箱收容的孩子後來怎麼了? ——— 134
生父母突然出現 ——— 135
寄養家庭的煩惱 ——— 136
終於明白身分來歷 ——— 137
害怕穩定的環境遭到破壞 ——— 140
能否收養必須聲請家事法庭認可 ——— 141
日本的家庭觀重視血緣關係 ——— 142
幾乎無

序/導讀

推薦序

 

台灣通勤第一品牌──李毅誠

 

在我成為父母後,每天都從寶寶身上學到各種不曾思考過的日常。

 

以前我看著種種案例,心裡應該會想著:「如果負不起責任那幹嘛要這樣做」,但現在的我完全明白,只是因為置身事外,所以可以事不關己的說出這句話。隨著每個個案的故事累積,也印證了我從寶寶身上學到的事情:寶寶需要的是愛,但不一定要是父母的愛。

 

相信很多人都會認同,令人痛心的悲劇在發生之前是一連串錯誤抉擇的累積,如果中間能有任何一個人伸出援手,那也許就不需要付出如此大的代價。

 

雖說,社會對於性別意識的平權還尚有進步空間,對於各種不同的選擇也都應該去聆聽理解。這本書中討論到嬰兒信箱有許多可改進的建設性意見,但我心裡想的也僅僅是那就大家一起努力改進吧。

 

只要能讓一個生命受到更妥善的照顧與愛,那就夠了。

 

很幸運為人父親的我,可以看到這本書。

 

法務部人權委員會委員 林志潔教授

 

「拯救生育過程中的兩個弱勢」

 

熊本的慈惠醫院以一間宗教性質的民營醫院,擔起了拯救生命的責任。十多年前,慈惠醫院設置了嬰兒信箱(無力扶養嬰兒的父母可將嬰兒送到此處),本書從不同面向探討嬰兒信箱設置十年後的發展、各種案例、以及反省了日本欠缺多元化支援體系,對弱勢生育婦女造成的壓迫。

 

女性在生育過程中,獨自承擔生產的高風險、無力養育而可能面對的遺棄責任,以及來自社會的不諒解和道德譴責。

 

在嬰兒信箱的絕大多數案例中,嬰兒的生父都是置身事外,孤立無援甚至連產檢都不敢做的母親,以走投無路來形容也不為過。

 

雖然,如果只有嬰兒信箱這個選項,依然可能發生悲劇(如書中所呈現的案例,無依無助的母親為了將嬰兒送進信箱,又不願讓其他人知道她未婚懷孕,只能冒險到信箱附近獨自生產,差點喪命),但如果連嬰兒信箱都沒有,案例中的母親說:那她可能直接就去自殺了。因此,嬰兒信箱拯救了小生命,也拯救了社會底層的弱勢母親。

 

生和育幾乎是女性的生命中最大挑戰和選擇,如果少子化被認為是一個國安層級的人口問題,政府介入的方式就不該僅是限縮人工流產的範圍、限制婦女生育的自主權、或者純粹將球丟給民間。嬰兒信箱雖然為遺棄或墮胎創造了一個不同的可能,但是對於被遺棄嬰兒的保育、對於父權結構對女性造成的壓迫、以及對於很多非自願懷孕但卻處於社會弱勢的保護,欠缺完整的扶助和支援系統,才是政府和民間都應該一起努力的課題。

 

提高生育的意願,要從理解和傾聽女性的聲音做起,嬰兒信箱是起點而非終點。

 

台灣法律資訊中心主任 施慧玲教授

 

日本的「嬰兒信箱」,代表什麼樣的人權保障理念?在一個超高齡社會,新生命的降臨本應伴隨無限祝福,卻因難以啟齒的不得已, 讓一個母親丟棄孩子?!本書從「生命的拋棄與拯救」出發,探究每個「不得已」的個人及社會結構因素,隨而傾聽孩子從被丟棄,到機構安置、寄養收養,在自我認同到身分確認間的無助吶喊。「嬰兒信箱」本應提供棄嬰的「社會搖籃」,褪去汙名化,給孩子幸福成長的機會,實則有諸多困難!本書用最真實的生命故事,佐以理性的分析、感性的筆觸,省思並且展望「嬰兒信箱」的存在必要與優化可能。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董事長 劉淑瓊教授

 

根據兒童權利公約(CRC),兒童有生存及發展權。「嬰兒信箱」是選項之一,不是唯一。台灣標舉人權立國,我們有責任盡一切可能,讓孩子得到他們該有的照顧,過上他們該過的生活,這本書呈現日本想方設法讓孩子活下來、活得好,各種價值辯證細緻精彩,值得推薦。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9987240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31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預計 2024/05/31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