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史(套書)

Sir Basil Henry Liddell Hart
二十世紀軍事思想巨擘李德哈特巨著,自1930年出版至今,備受專家讚譽、影響歷久不衰的軍事經典

歌林Kolin 定時涼風大廈扇

歌林Kolin 定時涼風大廈扇

涼夏舒適節能提升冷扇效果!

  • 1個人喜歡
  • 分類:
    中文書人文歷史西洋史地歐洲史地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李德哈特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譯者:林光餘
  • 出版社: 麥田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4/06/03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超值合購

優惠時間:2024/04/20 ~ 2024/06/30
優惠組合價:75特價787

內容簡介

一場大戰、一千多萬人的死亡
三個舊帝國的瓦解、大洋兩岸勢力的消長,世界權力格局徹底改觀
而這只是另一場更血腥的衝突的先聲……


恐懼、飢餓、傲慢,以及1914年塞拉耶佛的一聲槍響,引爆了整個世界。歐洲列強紛紛全面動員,傾其全國之力,投入這場前所未見的殘酷血戰。然而,機關槍、重型火砲等新式武器不但沒有帶來勢如破竹的預期效果,反而導致了僵持不下的消耗戰。綿延千里的鐵絲網壕溝陣地,成為列強意志拼搏的角力場。

數以百萬計的軍人在破片四濺、血流成河的泥濘戰場,試圖打出世界新秩序的黎明。戰禍遍及亞歐非三洲,炮火硝煙中超過一千萬人喪生,不僅是人類史上最慘烈的戰爭之一,世界的權力格局也隨之改變。德、奧、俄三大舊帝國紛紛解體,美日兩強從大洋彼端登上舞台。然而這場號稱將結束一切戰爭的戰爭,遺留下的結果竟是下一場更大規模的世界大戰。

本書由英國著名軍事史學家、思想家,並曾親臨戰場的李德哈特所著,詳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整個過程與各方戰略戰術的運用。他不僅完整、詳細的紀錄了一戰,從中擷取的經驗教訓促成他形成了間接攻擊與機械化武裝的思想,直接對二戰與後世帶來深遠的影響。

本書特色

第一次世界大戰百週年紀念版
二十世紀軍事思想巨擘李德哈特巨著
自1930年出版至今,備受專家讚譽、影響歷久不衰的軍事經典

☆最有權威性的見證☆
李德哈特在一戰爆發後就自願從軍,經歷了英軍史上傷亡最慘烈的索穆河會戰,之後擔任《每日電報》、《泰晤士報》軍事記者,也曾負責英軍的訓練、《步兵教練守則》的撰寫、與改組,因此對一戰與當時的軍務皆有第一手掌握。

☆最有影響力的分析☆
歐洲各國在一戰中因劇烈的正面衝突導致極大的死傷人數,李德哈特反省之後進而研擬、鼓吹「間接路線」的作戰方式,其機械化思想甚至對後來德國於二戰中採取的閃電戰術與裝甲戰術有直接的啟發。
 

名人推薦

「軍情與航空」網站主編─―施孝瑋:「要消弭戰爭必先了解戰爭。李德哈特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史》從將領訪談中描繪出一戰的樣貌。讀者可從將領的觀點看到大戰中戰役的推演,進而分析雙方致勝與戰敗的原因。就讓李德哈特為您撥開戰場之霧。」

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所長─―翁明賢

《尖端科技》雜誌軍史專欄作者─―高雄柏:「李德哈特是20世紀英國最負盛名的軍事與戰略理論家之一。他親自參與英國一次大戰期間傷亡最慘重的索穆河會戰,此後深感當時的軍事理論不正確。於是他以獨特的眼光觀察、反思與記述一次大戰。基於實戰經驗與理論推演,李德哈特在一次大戰後提倡以坦克為核心的機動作戰,不料卻提供靈感給德國建立裝甲部隊。另外,李德哈特提出「間接路線」理論,對於後世戰略思想影響很大。閱讀本書可以分享李德哈特的思維。」

《全球防衛》雜誌採訪主任─―陳國銘:「《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史》是瞭解一世紀以前的國際戰略情勢的最佳著作,且內容深入淺出,讀來輕鬆毫不費力。」

《尖端科技》雜誌資深編輯─―謝仲平:「當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最後一位作戰老兵──英國的克勞迪.喬勒斯於2011年5月5日在澳洲過世後,這場百年前的大戰就逐漸從經驗與回憶,轉變成歷史與文獻……。但透過戰略大師李德哈特撰述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史》,讓我們得以從更接近的時序角度,重新審視這場死傷逾千萬人的世界大戰。」

譯者

 

林光餘

曾任交響樂團首席長號演奏家,台灣省立及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副團長、指揮等職。著有《美國交響樂團之經營管理》等書,譯有《圖說偷襲珍珠港》、《少年布希的戰時歲月》、《將軍之戰》、《B-29超級空中堡壘》、《日本製造原子彈密辛》(以上皆由麥田出版)、《柴可夫斯基》、《633英烈歲月》等書。

目錄

譯序
序言
《大戰真相》原序

第一篇 戰爭緣起

第二篇 各方實力

第三篇 各方戰爭計畫

第四篇 一九一四年——情勢膠著
第一章 改變情勢的馬恩河會戰
第二章 傳奇的坦能堡會戰
第三章 奧軍終結者康拉德與蘭堡之戰
第四章 第一次伊普爾斯之戰

第五篇 一九一五年——一團僵局
第五章 韃靼尼爾計畫的誕生
第六章 功虧一簣的加里波里登陸
第七章 毒氣瀰漫的伊普爾斯
第八章 不必要的羅斯會戰

第六篇 一九一六年——不分勝負
第九章 凡爾登浴血包圍戰

【下冊】

第十章 布魯西羅夫的攻勢
第十一章 索穆河攻勢
第十二章 多災多難的戰車發展
第十三章 羅馬尼亞之淪陷
第十四章 攻占巴格達
第十五章 日德蘭海戰

第七篇 一九一七年——戰局緊繃
第十六章 打打停停的阿拉斯攻勢
第十七章 麥西納之戰
第十八章 趕往巴斯青達之路
第十九章 戰車奇襲康布萊
第二十章 卡波雷托之戰

第八篇 一九一八年——勝利的曙光
第二十一章 最初的突破
第二十二章 法蘭德斯地區的突破
第二十三章 突破馬恩河
第二十四章 第二次馬恩河之戰
第二十五章 德軍的「黑日」
第二十六章 麥吉多之戰
第二十七章 聖米赫爾之戰
第二十八章 繆斯河—阿爾岡之戰

後記
附錄:空中戰爭篇

序/導讀

序言

《大戰真相》(The Real War)(譯註:本書原名。首次出版於一九三○年)出版至今已超過四年。當時選擇此書名的理由即如其哂,是要揭露這場戰爭的真相。此書名算是達到了這個目的。但隨著時間的消逝,這樣的目的已成過去。以作為這場戰爭的重大紀事摘要而言,此書內容從未受到過嚴重挑戰。對戰事的解析,甚至受到各國核心層軍事觀察者的支持,其所受肯定程度甚令我驚喜。現在,開戰以來二十年過去,戰時出生的一代已成長,但戰爭對他們則無個人記憶可言;這場戰爭儼然成為歷史。因此,不論在時間或道理上,該是挑選一個新書名的時候了。我要採用一個不再帶有當時代,暫時性口吻的書名。改變書名的另一理由是,書中的內容比之前更為充實。儘管這本書的完整性與我的理想尚有距離,至少可稱為一部一次世界大戰史(‘a history’ of the World War),同時它也可為一次世界大戰史終極版(the history of the World War)的催生與成長有所貢獻。

從《大戰真相》擴增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史》,一如從論述一次大戰特定事件的一系列專題論文,演進到《大戰真相》初稿一樣。依我個人的經驗,我不認為以緩慢漸次蒐集與分析資料方式,能編撰出一部令人滿意的一次大戰史。但現在當我突然面對大量史料,我認為同樣會使我的觀點不易保持清晰,思考與寫作模式更會被大量湧現的紀錄所扭曲。其實我已找到一種有效的寫史方法。長久以來,這種方法可以將一件件零星事證,拼湊成一副更充實的史實架構。

從《大戰真相》演變到現今這部書,一些章節內容不但加以修正,擴充之處則更多。原有的〈各方實力與計畫〉一章,如今已分成兩篇(chapters)敘述;兩篇都加入了新的史料。一九一四年的戰爭啟始部分,由於加入兩篇新「章」(scenes)而愈見完整。其中一章論述奧地利與俄羅斯軍隊的最初衝突,另一章章則探討該年秋天的伊普爾斯(Ypres)與伊塞爾運河區(Yser)戰事。這些戰事後來決定了海峽港口的命運。我另外以「空戰篇」(Panorama)為名,專闢一節作為空戰概述。但是書中大部分的增訂,是以既有章節為基礎,結合一些新事證擴充而成。這些新事證已讓人注意到某些戰爭期間的人物的想法與感覺。確實如此,個人想法在從事與決定這場戰爭的過程上重於實質衝突。但是這些決定性影響力,當時僅及各國內閣與軍事司令部,而未及士兵或飽經戰爭傷害的孤寂家庭。

書名演變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史》的更重要意義是,如今撰述一部一次大戰「真相」史(a ‘real’ history of the war)已無困難。各國政府的檔案已陸續公開,大戰時期政要與將軍們也呈現向所未有的善意。我有把握說,戰時絕大部分的事證紀錄已然刊印,或可供學者研討。只是這些事證紀錄目前尚未與公眾所擁有的資訊對照過。

大量一次大戰文件、日記與回憶錄的公諸於世,至少有一好處。由於親身見證過大戰危機,參與過重要會商的人士現仍健在,因此在時機上這些資料正可供他們檢驗。再過一些歲月,也許太晚了。這種檢驗是使大戰史更接近事實的唯一機會。任何大戰史家愈接近史實,或對製造戰爭者接觸愈多,愈覺得純粹以官方文件為依據所撰寫的歷史,必然太過草率。因為,這樣的歷史,常會無意間助長無稽之談。

試閱

第一篇 戰爭緣起

讓歐洲步向爆炸,過程花費了五十年。引爆它,卻僅需五天時間。我們所要研究的這套爆炸材料的製造,也即形成衝突的基本原因,其實在這段短暫的一次大戰史範圍中是找不到的。事實上,一方面,我們應當回顧普魯士對於開創德意志帝國(Reich)的影響,俾斯麥的政治構想,德國思想深刻的個性傾向,以及當時的經濟狀況——德國曾企圖以商業出口為主,不過目的並未達成。此外,加上一些其他理由,使德國自原本的商業大國理念,改變為世界強權觀。我們並應分析蘊含各色各樣中世紀遺風的奧匈帝國,認識其複雜的種族問題,做作的統治機制,暗藏在膚淺野心底下,令其煩擾不堪的內部崩解的恐懼,以及其狂亂尋求苟延殘喘的行徑。

另一方面,我們應檢視那令人稱奇的,支配俄羅斯政策的野心與理想主義混合物。它致使靠近俄羅斯邊界的,特別在日耳曼鄰邦間,瀰漫一片恐怖感。這也可能是最終引爆戰爭的因素中,最重要的一種。我們並應了解自一八七○年以來,法國因遭受侵略而對新侵略所發出的持續警號;我們更應研究法國重建的自信心。它強化了法國抵禦進一步外侮的力量。還有,我們應牢記德國攫奪亞爾薩斯—洛林(Alsace-Lorraine)對法國所造成的傷害。最後,我們應回顧英國從孤立政策轉變為參與歐洲,成為歐洲系統成員的作法,以及當它面對德國的敏感現實時,所展現的緩慢覺醒。

在對半世紀歐洲歷史做出上述的研究之後,我們所獲得的整體認知,應比絕大部分記載鉅細靡遺的歷史更詳實。這場戰爭發生的基本原因可歸納為三點:恐懼、飢餓與傲慢。除此之外,發生在一八七一年至一九一四年之間的國際事件,也是徵候。

總之,要找出點燃這次戰火蛛絲馬跡當中最重要的轉捩點,是有可能,而且容易看到的。這些蛛絲馬跡事實上穿越了一八七一年之後,俾斯麥所建立的同盟結構中。諷刺的是,俾斯麥原本並非將這同盟結構當作火藥庫,而是將它視為保護傘,以使他所開創的德意志帝國能和平成長。雖然俾斯麥的想法,早濃縮在他一八六八年的一句話——「弱國終被強國吞噬」之中,他自己的胃口,卻在一八七○至七一年戰爭(譯註:即普法戰爭)的三頓飽餐之後,感到滿足。所以,我們不能譴責他,認為他的野心比胃口大;就像他所說,他感覺德國現今是一個「心滿意足」的國家。他的統治理念自此之後並非擴張,而是團結。為了爭取足夠的時間與和平,使新德國保持穩定,他企圖抑制法國國力的發展,使法國維持在無法進行復仇之戰的局面。但是結果證明這些作法對德意志帝國並無好處。

俾斯麥並未對法國實施經常不斷的直接脅迫。他只準備切斷法國與友邦或支持者之間的關係,以便間接打擊令人困擾的法國快速復甦。俾斯麥首先拉攏奧地利與俄羅斯,使他們和德國結為普通的結盟關係;同時努力促成巴爾幹半島的和平,以防後者對結盟關係造成任何危機。有好幾年時間,他的政策是,在歐洲外交利益交換上,不對任何一方做出承諾,僅做一名「忠實的經紀人」。然而,他與俄羅斯首相戈恰可夫(Gortchakov)之間的不和,以及由於一八七七年俄土戰爭(Russo-Turkish War)的紛擾,使他不顧年老的德皇威廉一世的反對,與奧地利在一八七九年訂定了防衛聯盟。德皇原本將這種作法視為「出賣」俄羅斯,甚至曾威脅說自己要退位。不過這紙明確的承諾,後來並無明確的結果。儘管如此,俾斯麥在一八八一年以巧妙的外交手段,經由俄、奧、德三國所簽訂的「三帝同盟」(Three Emperors Alliance),暫時取回主導地位。這著名的「三帝同盟」,原先目的在於干預所有巴爾幹半島事務。雖然該同盟稍後在一八八七年廢止,德國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則另以祕密訂定的二雙重保障條約」(Reinsurance Treaty)作為補償,並獲加強。經由該約,兩強同意除非德國攻擊法國,或俄國攻擊奧地利的情形發生,雙方各自與第三國交戰時,彼此將維持善意的中立。在這兩次巧妙的,具有驚人欺瞞效果的外交手法下,俾斯麥避免了當時迫在眉睫的俄法聯盟。

同時,德奧之間的結盟,由於一八八二年義大利的參與而擴大。其結盟目的是,如果德國與俄國作戰,提防俄國從背後暗算奧地利;義大利如遭法國攻擊,德奧將出兵相助。不過義大利為保護與英國老友的關係,及其本身海岸線的安全,卻在條約上附加一段特別協議,闡明絕不直接與英國衝突。一八八三年,羅馬尼亞(Rumania)經由該國國王個人與一些祕密運作過程,也加入了這新的「三國同盟」(Triple Alliance)。後來甚至連塞爾維亞(Serbia)與西班牙也分別短暫與奧地利及義大利,以另締條約的方式結盟。

對於英國,俾斯麥的目標似乎企圖使英國僅與德國保持友好,而與法國保持不友好的關係。他對英國的感覺,在友好與輕蔑之間搖晃不定。其態度轉變的關鍵點,在於英國不同政黨的輪替執政。對於「老猶太」狄斯累利(Disraeli),他由衷敬重;但他無法了解格萊斯東自由黨(Gladstonian Liberals)的觀點,同時他也瞧不起自由黨政策搖擺不定的行徑。當狄斯累利當權時,俾斯麥大談拉攏英國為其同盟的想法;雖然維多利亞女王曾低調表示,「確信德國在任何一方面都將是最安全的盟友」,她卻不敢肯定俾斯麥是否能託以信任,狄斯累利的看法亦同。因此俾斯麥繼續玩弄藉由英俄、英法之間不和,使自己漁翁得利的政策。幾經精心的評估,他贊成英國占領埃及,因為英國占領埃及會使英法不和。在另一方面,由於德國的極端殖民主義,在未來具有與英國發生衝突之虞,所以他反對國內漸起的殖民擴張聲浪。他曾說:「我們極端殖民主義者的貪婪,大過我們所需要的,或能滿足的。」他以支持英國占領埃及,企圖逐漸換取英國在海外的小讓步。經由這些小讓步,他緩和了德國利益團體強大的,連他都無法忽視的殖民要求。然而英國保守黨的重新執政,以及英法之間與日俱增的摩擦,使英德建立起新的緊密關係。俾斯麥提出的正式結盟,受到沙里斯布雷爵士內閣(Lord Salisbury’s Cabinet)的熱烈歡迎;不過後者似乎因擔心國會反對與外國牽扯而退縮。然而,俾斯麥從這非正式的協議中,以微不足道的代價取得了英國對海利哥蘭島(Heligoland)的割讓。海利哥蘭島在後一世代,對德國海軍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於是到了一八八○年代末,俾斯麥偉大的政治架構似乎已沛然成形。德國受到「三國同盟」的支撐;而英俄若即若離的態勢,對它只有利而無弊。在這樣穩定的基礎上,德國為商業擴張做好了準備。而且俾斯麥已將法國驅入一個孤獨而侷限的政治隔離圈內。

但自一八九○年代初開始,俾斯麥規畫的政治架構出現了一道裂痕;後繼者幾乎到要趕走這架構起造者的地步。年輕的德皇威廉二世於一八八八年即位。他與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素不友好;後者既不喜歡德皇的「侵略性友善」,也懷疑他的意圖。然而對俾斯麥的政治架構來說,問題並非來自沙皇,而是威廉二世。俾斯麥的掌權方式,向為德國參謀本部與軍隊所詬病,如今也令威廉二世厭惡不已。由於威廉二世幾乎在參謀本部與軍隊中成長,所以他很自然發現這些人與他站在一邊。但他未覺察,這種關係也束縛了自己。

第一個效應是,趕走「親俄」的首相之後,繼任者拒絕與俄續訂「雙重保障條約」。第二效應則是第一效應的必然結果。沙皇忍下對共和主義的嫌憎,於一八九一年與法國訂定了協議。這協議並於一年之後發展成軍事協定。雙方希望在遭敵攻擊時,彼此相助。這協定中的重大要點是,倘若「三國同盟」中任何一方進行動員,法俄將立即動員。由於法方談判人波斯德福將軍(General Boisdeffre)曾費心向沙皇解釋,「動員意味宣戰」,所以沙皇至少無法說他不懂這其中的意涵。
沙皇在害怕英德即將結盟之餘,喝下了這劑俄法結盟湯藥,後來卻一直苦惱著沙皇。因此在簽約後,長期未對法國產生任何外交價值。

儘管如此,法國跳出了政治「隔離圈」。從現在起,歐洲並非僅止於一個政治集團,而是兩個政治集團。雖然其中一個關係較寬鬆,另一個卻較緊密。這兩個集團形成了均勢,即使各方勢力尚未全然均衡。

對於德國廢止德俄祕密條約,尚有要點值得一提。柏林的議會在早先覆審這項條約內容時,曾反對訂約。理由是該條約不但對奧國不忠,而且對英國不誠。其實,不論德皇的缺點如何,他的性格比俾斯麥更真誠;他在矛盾發言中所顯現的偽善外表,似乎是因為過度坦率與經常快速轉變心意。他們兩人基本相異之處在於,一個是以始終如一的欺騙,來尋求國家安全;另一個則是在突發式的真誠態度下行事,得到的僅是不安穩的保障。英國方面對此的看法與德皇一致。雖然德皇對待俄羅斯的態度與俾斯麥迥異,他卻維持俾斯麥對英的友好態度,這也許是因為他的性格中多了一份真誠,較少政治動機之故。但英德兩國間卻有一件緣起於私人因素的不睦。原來德皇與他的舅父威爾斯親王(譯註:威廉二世的母親是英女王維多利亞的長女),也就是後來的英王愛德華七世彼此相惡。妙的是,這私人裂痕是被俾斯麥家族弄得愈來愈糟的。

不過這私人之間的不和,如果沒有更大的問題介入其中,是不會釀成國際友誼的裂痕。事實上,英德不睦來自於一個主因,以及附加的許多小因素。這一切都需自德國的政策從重視內部轉變為向外擴展說起。當德國的商業與影響力,擴增到世界級的規模時,其利益無可避免與英國在多方面發生接觸。但經俾斯麥式老奸巨猾手段處理之後,這類接觸不會造成一觸即發的摩擦,因為英國的政治手腕原本就相當不敏銳。而這時期英國最關心帝國疆土的政黨,碰巧就是最同情德意志帝國的政黨。然而,現在俾斯麥已走,卻無圓通練達者取代其位。有一種情形時常發生在像俾斯麥這類偉人身上:他的門徒忘記主子的行事原則,卻只記得他的方法——武嚇。不過,德皇此時自己已可運用魅力達到目的了。儘管他屢犯眾怒,他不僅成功地維持了在英國的名望,而且在俄羅斯新即位的,軟弱而友好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曾經有一度,他還無條件擁有對沙皇的影響力。

德英之間第一次較大的摩擦是為了土耳其。此事件的陰影影響了未來。一八九二年,當時英國自由黨重新執政;就像格雷(Sir Edward Grey,譯註:一九○五年至一九一六年任英國外交大臣)所說,「突然間,從柏林送來一封像最後通牒的文件,要求我們為土耳其的鐵路,終止與德國人競爭。」並且在此後數年,德皇從未忘記強調,在德國所擴展的商業網中,「坐鎮著一隻牙齒鋒利的蜘蛛」。一八九五年,由於他的干預,使俄國自日本手中奪得了與中國作戰所攫取的戰利品。一八九六年,他再次與英國發生衝突。這回就比較嚴重了。諷刺的是,起因是由於某英國人士對俾斯麥式霸業的狂熱欽佩。這位名叫羅德茲(Cecil John Rhodes)的英國人,不但對俾斯麥式的霸業推崇不已,而且對威廉二世也曾做出相等的讚譽。但德皇卻不領情,並對羅德茲所擬訂的英國南非擴張計畫深感忿怒,甚至像是自己受挫似的。經過幾回酸溜溜對英國的批評,以及南非外伐爾的波爾人(Transvaal Boers)的甜蜜慫恿,對於詹姆森(Sir Leander Starr Jameson,譯註:英裔南非政治家)率兵入侵外伐爾共和國之舉,發現了一個誘人的藉口。一八九六年一月三日,德皇在議會中提出構想,他認為德國應聲明為外伐爾共和國的保護國,然後派兵前往該地。首相何亨羅(Hohenlohe)聞言,則以「這等於與英國宣戰」為由,反對此種作法。德皇卻直率答道:「是的,但這只是在陸地上作戰。」不過,有人提出稍微緩和的辦法。建議他不如拍發賀電給南非外伐爾共和國總統克魯格(Kruger)。但電文言詞間不但高度冒犯英國,而且否認英國對外伐爾共和國的宗主權(譯註:此賀電事件史稱「克魯格電報事件」,指德國電賀克魯格擊退英國殖民者詹姆森來犯的軍隊。惟英國否認參與該事件)。

這下,由於一方有著壓抑不住的妒嫉,一方則驚見傳統老友驟變為新敵,於是兩國人心都鼎沸了起來。德國人自認惱恨有理。他們認為,已占據許多殖民地的英國,如今又要開疆闢土。但這塊新殖民地,正是另一位遲來者想要的。然而英國人拓展殖民地已習慣成性,他們竟平靜地以為這樣做才符合英國約翰牛形象。他們無法理解,除了傳統的對手俄國與法國外,居然還有人對此事感到如此掛念。所以在一般的交往上,不論德國做出如何的不自覺挑釁,英國始終保持冷靜的自信。這種態度也成為這次危機的一帖鎮靜劑,而且幾乎是成功的。原來德國曾下令採取戰爭手段,建議法俄聯合攻擊英國。但後來,一者由於法俄缺乏興趣,一者英國沙里斯布雷政府的冷靜,使德國自覺海軍不夠強大而自我克制,一觸即發的危機因而消失。

然而,危機因欠缺實力而避開,並不表示危機已解除。德國海軍的野心,即在此時開始萌發。這股野心明顯浮現在一八九七年威廉二世的一段話上,「三叉戟應握在我們手中」,以及他對鐵必制將軍(Admiral Tirpitz)所下達的命令。他要求建造這支三叉戟。翌年,德國海軍的擴建計畫開始進行。並且,據說在德皇訪問大馬士革期間,曾宣布他是全世界伊斯蘭教徒的保護者。這簡直是對英法的直接挑釁。不僅如此,由於他明白聲稱要擔任土耳其的守護神,也造成與俄國的嚴重不和,因為他阻礙了俄國覬覦君士坦丁堡的美夢。就像被拿破崙嘲弄的對手一樣,德皇因「眼中有太多事務」而將其外交章法打亂。致使這些曾被俾斯麥耍弄過而相互攻擊的列強,現在在任何地方只見到一件事——德國的拳頭,而未見其他。儘管如此,一八九八年,英國張伯倫(Joseph Chamberlain,譯註:一八九五年任英國殖民大臣。是二次大戰前夕英國首相尼微爾.張伯倫〔Neville Chamberlain〕之父)為英國介入南非紛爭之事,向德國提出俾斯麥曾尋求過的結盟建議,卻遭德國的侮慢。原來張伯倫的提議,現在輪到德國存疑了。事實上英國做出這樣提議,是因為英國有了新的顧慮。英國正考量本身所受的孤立與弱點,儘管在觀點上基於一種舊意識——與德國有其天生的密切關係。但這提議現在看來,卻像是自己在招認弱點。至少部分是如此。而以弱點為由的提議,對於新德國並非上策。俾斯麥遺留給繼任者的幾種遺風之一,就是低估英國實力,高估俄國的實力。

德國自一八九八年至一九○一年之間,幾度拒絕張伯倫的建議,主要竟與個人因素有關,也就是與隱身在後的霍斯坦(Friedrich von Holstein)有關。霍斯坦是一位性格晦澀,狐疑,貪婪的外交部官員;喜深藏不露,作沒沒無聞狀。因為他以為唯有如此,方能增強其在追求「真正政策」方面的實權。霍斯坦雖然堂而皇之利用官方知識,祕密進行相當冒風險的事情,卻也不願替自己縫製一套掩遮外表的新衣。雖然他表態說是俾斯麥的門徒,卻曾密謀讓他師父下台。現在則以俾斯麥精神繼承者的姿態,令人肅然起敬,雖然他所傳承的,只是師父的一些旁門左道。最重要的是,他欠缺俾斯麥的膽識。

結果,儘管他願意接受英國的建議,卻害怕變成英國的爪牙,成為英俄衝突的避震器。在另一方面他認為,若現在將英國置於若即若離的範圍,英國的弱點正好可加利用,並可逼迫其讓步;而在此同時,仍需讓英國心存與德國保有較密切關係的期望。這樣的觀點,他至少獲得首相比羅(Bernhard von Bülow)的支持。德皇更將他的觀點,籠統敘述在給比羅的信上。他寫道:「儘管他們想扭身掙脫,我現在已經抓住了英國。」然後,德國在一九○○年再次擴建海軍,成為扭緊英國的工具。

此後數年,特別在南非危機與戰爭期間,英國政府為德國的態度付出很大的代價。這段時期,英國並不期待德國為南非戰爭伸出援手,只求德國不將威脅與侮蔑付諸行動。於是,無論在葡屬殖民地,在薩摩亞,在中國,英國沙里斯布雷政府所表現的軟弱,幾乎印證了德皇所說的,「十足的笨蛋」。這幾年間的外交檔案所揭露的,也都是讀來令人可鄙的文件。從外交檔案,可追出沙里斯布雷政府對於後來的衝突,應負間接責任。因為很自然的,德皇與他顧問的思維,必然可從他們的武嚇法(mailed-fist method)想法證實。不過,德皇可以不負將武嚇推及真正戰爭之責。這不只是因為他曾有不喜歡武嚇的證據、而是他有從膚淺外表斷事的傾向。他推斷,對英國有限的威脅,很明顯在未經風險下,即可為德國帶來戰爭利益。這種過於淺顯的推論,是與他個性契合的。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3441205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784
    • 商品規格
    • 21*14.8*1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本商品不列入大咖方案累消回饋計算
預計 2024/05/28 出貨 參考庫存量:2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