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皇帝的禮物:Wedgwood瓷器王國與漫長的十八世紀

A Present to the Emperor : The Rising Story of Wedgwood and the Long 18th Century
從Wedgwood瓷器看見不一樣的外交史

歌林Kolin 定時涼風大廈扇

歌林Kolin 定時涼風大廈扇

涼夏舒適節能提升冷扇效果!

  • 會員好評 ★★★★★(1)
  • 2個人喜歡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內容簡介

以驚奇震撼世界!

──約書亞瑋緻活(Wedgwood創辦人)

 

Wedgwood的瓷器「憑什麼」成為英使馬戛爾尼獻給乾隆皇的壽禮?

史景遷譯者溫洽溢,這次自己說故事,為我們揭開這樁文化趣事背後的時代意義。

 

一七九三年,十八世紀末,英國政府以馬戛爾尼為正使、首個派到中國的使節團,浩浩蕩蕩抵達乾隆帝治下的皇土。他們遠道而來,是希望取得在中國的通商貿易權利,但表面上則以祝賀乾隆帝八十大壽為名。使節團行前籌辦壽禮免不了煞費一番苦心,既要能討中國皇帝的歡心,又要能展現英國國威與文明高度。在眾多珍貴禮物中,其中有一件或許會令我們稍覺意外:英國國寶品牌Wedgwood創辦人約書亞‧瑋緻活(Josiah Wedgwood)以浮雕玉石技術燒製而成的一款「波特蘭瓶」(Portland Vase)複製品。

中國當時的瓷器工藝水準之高舉世皆知,皇帝宮中的相關珍品收藏想必目不暇給,英國使節團為何選擇送中國本身極為擅長且數量繁多的瓷器為禮物?這勾起了作者的好奇,進而展開對十八世紀Wedgwood瓷器事業興起的探索;本書故事的第一層次,可說就是Wedgwood的創業品牌故事。

但身為一位東亞近現代史學者,作者眼光的縱深自不會僅止於此。首先,從全球史的角度來看,當時瓷器做為「物」,是備受世界矚目的貿易商品,做為一種「美學」的承載體,更蘊含著豐富的東西交流印記(例如中國著名青花瓷的裝飾紋樣、乃至用料,其實取材自伊斯蘭世界),深藏其中的文化訊息,作者深入淺出,為讀者精采破譯。

其次,史家看待一個品牌的成功,絕不會只著眼於個人的努力和機遇,更關心的往往是孕育它誕生的時代背景,而Wedgwood正是奠基於英國科學革命方興、工業革命初起、資本主義萌芽、啟蒙運動生成的十八世紀。約書亞‧瑋緻活是如何在巨變中,打下他歷久不衰的傳奇事業江山?這是本書故事的第二層次,也是作者更宏大的企圖所在,即透過Wedgwood呈現英國歷史上一段影響深遠的百餘年歲月──「漫長的十八世紀」。

編輯推薦

逛街順便巡店看看書的擺放位置時,同行友人叫我用簡單幾句話,跟她介紹《獻給皇帝的禮物》在講什麼。友人從出社會後就鮮少看歷史類書籍,只隱約記得高中歷史課教過英國曾派使節馬戛爾尼覲見乾隆,雙方好像因為要不要下跪這件事鬧得有些不歡而散。我怕長篇大論她會覺得無趣,想了想,跟她這樣說:這本書在問英國哪來的自信敢獻上本土品牌 Wedgwood 瓷器給乾隆,妳看《如懿傳》裡出現的那些中國瓷器樣樣精美,乾隆又那麼傲嬌、眼睛長在頭頂上,英國豈不是找打臉嗎?她聽完,哈哈大笑,還舉一反三,回說這道理就跟英國人洋洋得意地送臺灣人珍珠奶茶當禮物差不多吧,太違和了。噗,換我哈哈大笑。

正是這種違和感引起了作者溫洽溢的注意。他是在為翻譯工作查找滿清奏摺時,意外發現了這件文化趣事,於焉展開長年追索,探尋約書亞.瑋緻活(Josiah Wedgwood)何以在十八世紀創業成功,奠定他的瓷器王國江山。而這趟追尋旅程,最後呈現出來的是一幅全球史視野圖景,我們從中得以窺見以中國為中心的瓷器貿易概況和美學影響、東西交流的傳播網絡與留下的視覺物像、歐洲人對中國風的愛慕疑懼、英國科學革命及工業革命時代下的種種社會經濟變遷。瀏覽完這幅圖景你或許會恍然大悟,原來Wedgwood與乾隆的「相遇」故事,其實就是十八世紀世界變化的縮影。

如果你喜歡加拿大漢學家卜正明(Timothy Brook)的名作《維梅爾的帽子:揭開十七世紀全球貿易的序幕》(Vermeer's Hat: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and the Dawn of the Global World),那我相信你也會喜歡這本《獻給皇帝的禮物》。卜正明刻意用西方讀者比較熟悉的荷蘭畫家維梅爾的畫作為嚮導,帶領他們進入十七世紀的跨區域和跨文化交往世界,藉此認識中國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獻給皇帝的禮物》作者溫洽溢運用了類似的技巧,以臺灣讀者應該都有點印象的馬戛爾尼使團訪華事件拉開序幕,循序善誘,讓我們樂意跟隨他進入比較陌生的領域:十八世紀英國社會。此外,兩書作者也都擅用視覺資料抓住讀者目光,既有助增進瞭解,更增添許多閱讀樂趣。

講到樂趣,我想提一下編輯本人的「體驗心得」。這些樂趣不僅存在於閱讀當下,還將延伸到你的生活。舉幾個例子,現在在看《如懿傳》的時候,我開始會特別留意裡面的瓷器和西洋鐘;看《延禧攻略》的時候,會想到內有英吉利人畫像的《皇清職貢圖》,是乾隆下令魏瓔珞真愛傅恆編纂的;看《真寵》(The Favourite)時,會想到主角安妮女王的姐姐瑪麗女王是中國風藍白瓷的狂熱蒐藏者,安妮女王自己也是,仔細瞧電影中的女王活動空間,還真發現不少藍白瓷的蹤影,內心悄悄興奮之餘,也默默給導演的認真考究點讚。去英國旅遊的同事,也遭我強力鼓吹去大英博物館看看約書亞.瑋緻活仿製的古羅馬波特蘭瓶本尊,還有去皇家林園「邱園」瞧瞧中式建築寶塔……我可以這樣浮想連翩,自得歸功書裡提供的豐富物質文化背景知識。

卜正明在《維梅爾的帽子》裡期許讀者把維梅爾畫中的東西,視為一道道門、一扇扇窗、一條條通道,經由這些出口,看到外面世界的複雜全貌。我想本書作者或也有同樣的想法,希望書上提到的那些琳瑯滿目的文化故事,可以被讀者掌握、吸收,滋養出看世界的嶄新、遼闊眼光。

文/春山編輯部

作者

溫洽溢

政治大學東亞所博士,現任教於世新大學通識中心,兼舍我紀念館副館長、《傳記文學》雜誌社副社長。譯作有:史景遷(J. Spence)《追尋現代中國》、《雍正王朝之大義覺迷》(合譯)、《改變中國》、《康熙:重構一位中國皇帝的內心世界》、《天安門:中國的知識分子與革命》、《前朝夢憶:張岱的浮華與蒼涼》、《康熙與曹寅》;謝淑麗(Susan Shirk)《脆弱的強權:在中國崛起的背後》;白吉爾(Marie-Claire Bergère)《孫逸仙傳》;馬思樂(Maurice Meisner)《毛主義的誕生:中國共產革命之路》等書。

目錄

前言

序幕:圓明園獻禮

第一章  瑋緻活王國崛起

第二章  波特蘭瓶

第三章  送給中國皇帝的禮物

第四章  歐洲的時尚中國風

第五章  瓷器的貿易流動與物質世界

第六章  英國的消費主義社會與瓷器文化

第七章  科學企業家

第八章  審美資本主義

第九章  時尚魔法師

第十章  約書亞.瑋緻活與工業資本主義

後記

注釋

書目

試閱

序幕:圓明園獻禮

英國使節團正使馬戛爾尼參觀完圓明園後,認為正大光明殿建築格局富麗堂皇、氣派非凡、視野寬敞,是大清帝國「觀瞻所繫,面積又廣大異常」,最適合用來陳列英國使節團隆重為慶賀乾隆皇帝壽辰所籌辦的珍貴禮物。

擁有「萬園之園」美譽的圓明園,它的結構布局匯集了中國明清林園設計之大成,更兼容西洋建築美學特色,是「大清帝國的一顆燦爛明珠」,「中國歷史上最偉大、也是最有名的大型宮殿式御園。」在這座美侖美奐的宮苑裡,尤以正大光明殿最引人注目。它就坐落在二宮門內正中央位置,名稱意指「胸襟開闊和崇高」,用以匹配偉大的統治君王。它的格局完全依據紫禁城內主殿太和殿複製而成,親臨參觀圓明園的馬戛爾尼副使斯當東(GeorgeL.Staunton),他筆下的正大光明殿呈現出「莊嚴偉大」的面貌:

大殿之前有三個四合院,周圍由許多不相連的建築環繞著。奠基在四呎高的花崗石平臺上。突出的殿頂由兩根粗大的朱紅木柱支著。柱頭上是油漆成鮮豔顏色的雲頭和花紋,特別是五爪金龍……大殿的飛檐和椽條外面由一層不容易看出來的鍍金絲網罩著,使鳥不能棲在椽條中損害建築。大殿內部至少一百呎長,四十呎以上寬,二十呎以上高。殿內南部有一行木柱,柱與柱之間安置窗櫺,可以任意開闔。

早在英國使節團出使中國之前,即一六五五年,荷蘭人曾致書剛剛建立滿清的順治皇帝,希望能在中國取得通商特權;為此,荷蘭人表示願意支付二萬克朗(crown),「購買」在中國的貿易權利。清廷拒絕荷蘭的這一提議,反而要求荷蘭東印度公司商人呈送適當禮物,做為通商的條件。清廷寧可捨棄國庫收入、只想要禮物的理由不難理解:如果接受荷蘭人的金錢交易,等於表示中、荷雙方是處在交易的對等關係。而收取禮物,則是要把荷蘭納入臣屬的朝貢架構,主導並控制與荷蘭的貿易協議,從而暗示雙方不對等的商業關係。

一個世紀之後,馬戛爾尼自然非常明白,中國期待的是禮物,以及禮物所蘊含的不對等朝貢關係。既然中國只收取適當的禮物,馬戛爾尼就必須決定什麼樣的禮物才能取悅中國皇帝,讓中國皇帝感到新鮮有興趣,並且符合中國文化所珍視的高價值,讓中國人能夠以互惠對等的原則接受使節團的要求和條件。同等重要的是,英國人準備的禮物,還必須能夠展示英國工藝的精湛技術,彰顯英國的國力與國威。英國使節團行前耗費巨資,不憚遠洋運送的風險成本,費心籌備送給乾隆的禮物,顯然是「期待這方面的損失,可以從在中國取得更多通商港口和建立更多商行獲得足夠的彌補」。同時,選擇拜壽的名義送禮,也有助於掩飾淡化背後的自利、商業利益的現實動機。在英國使節團精心為乾隆壽辰所籌辦的豐盛禮物,斯當東在回憶錄裡提到,主要是以精密的天文科學儀器和雅緻的瓷器為主。根據法國歷史學家佩雷菲特(AlainPeyrefitte)的考據,馬戛爾尼所攜帶的瓷器是由英國陶藝大師約書亞.瑋緻活(JosiahWedgwood)推出的「巴貝里尼瓶」(BarberiniVase)複製品,原件是一款著名的古代玻璃器皿,底色為深藍色,浮突的人物則是用白色玻璃製作而成。這件具有復古精神的巴貝里尼瓶複製品,就是讓約書亞.瑋緻活引以為傲、帶動十八世紀英國新古典主義藝術風格的「波特蘭瓶」(PortlandVase)。這款瓷器堪稱英國瓷器工藝史上的里程碑,不論對約書亞.瑋緻活的個人事業,或者英國人的美學品味,都有深刻、長遠的影響。

一七八三年,英國駐那不勒斯大使、大蒐藏家漢彌爾頓爵士(SirWilliamHamilton)買下巴貝里尼瓶,將之帶回英國後又再轉售給波特蘭公爵夫人;爾後,隨著公爵夫人過世,該只花瓶於一七八六年拍賣會上又由夫人的兒子三世波特蘭公爵標得,並將瓶子託付給約書亞.瑋緻活以他新開發的「浮雕玉石」(jasper)工法仿製。當時,英國畫壇巨擘雷諾茲(JoshuaReynolds)讚揚約書亞.瑋緻活摹製的作品說:「這是一件最微妙的、細部都唯妙唯肖的精緻仿製品。」

當然,波特蘭瓶不單純只是一種古希臘羅馬瓶子的模仿而已,它蘊含了技術的發現和革新。約書亞.瑋緻活對燒窯技術向來癡迷,一生從事成果豐碩的釉料與胎體實驗,他不僅是個成功的製造商、企業家,還是一位聲名卓著的科學實驗家,因發明高溫溫度計而獲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他通過無數次實驗所開發出的「黑玄武」無釉黑色炻器,以及上述質地類似大理石的「浮雕玉石」微微半透明白色炻器,很適合用來表現當時盛行歐洲的新古典主義風格。以新古典主義古風設計,包裝新的技術創新,強調古典藝術風格的重新發現,不張揚技術的革新,正是約書亞.瑋緻活開拓市場的行銷策略,他要讓消費者感受濃濃的希臘羅馬古風,不刻意凸顯技術的創新,以博得市場的青睞;也是因為這股懷古情愫,使得約書亞.瑋緻活以古代義大利半島中部的一個城邦「伊特魯里亞」(Etruria)命名他的工廠。(關於波特蘭瓶,詳見第二章)

一七八七年,新古典主義畫派健將韋斯特(BenjaminWest),曾受託為溫莎堡(WindsorCastle)的后閣(Queen’sLodge)設計天井畫。在他題為〈不列顛製造廠〉(BritishManufactory)的作品中,把約書亞.瑋緻活的伊特魯里亞廠轉換成古代世界的場景,畫面中依稀是「古典」作坊的前方,女性裝飾師身穿羅馬婦女般的服飾,在瓶子旁邊擺出慵懶的古典姿態,有位裸體小男孩用手環抱約書亞.瑋緻活燒製的波特蘭瓶仿製品。於是,波特蘭瓶從一種代表英國人追逐新古典時尚品味的狂熱,躍升成為英國整體工藝技術鬼斧神工的驕傲形象,象徵這個國家的現代化工業與文化,已經有能力讓古典世界的偉大成就恢復勃勃生機。在所籌辦的禮物中,英國人選擇天文科學儀器做為賀禮比較容易理解,因為這有前例可循。自從西洋傳教士利瑪竇(MatteoRicci)以自鳴鐘為禮物,讓萬曆皇帝龍心大悅,開啟在中國傳教的契機,爾後直到清初,以洋傳教士為媒介,大量歐洲精緻的科學儀器流入紫禁城的後宮,幫助皇帝精準制定曆書,建立統治天命的正當性,同時也滿足了皇帝對西洋科學的個人癖好,洋傳教士成為大清國認識西方科技文明的獨特窗口。

然而,正如研究中國科技史的英國學者李約瑟(JosephNeedham),對馬戛爾尼選用瓷器做為賀禮發出的質疑,「在乾隆的眼中,英國瓷器與當時的中國瓷器相比,可能還太原始、太粗糙了」,英國使節團為何會選擇瓷器做為國禮?尤其送禮的對象是像十八世紀中國這樣的瓷器大國?這就比較令人費解。從瓷器發展的歷史來看,中國是瓷器的原鄉,瓷器做為一種全球化商品,一直由中國人獨領世界瓷器市場的風騷。中國出口的瓷器,壟斷了歐洲市場。在瓷器燒製工法方面,幾百年來歐洲各國的技術都無法和中國相提並論,想方設法要破解中國瓷器製造的祕方。在美學方面,中國瓷器的品味情趣同樣主宰了歐洲人的文化生活與流行時尚。所以,當時的歐洲,中國瓷器價值連城,向來就是社會地位和奢華精品的象徵,也就自然成為國際間外交場合競相選擇為禮物的珍貴物件:

外交禮物是近代早期的一種流通貨幣,每一位統治者都迫切需要特殊的物件(例如他自己製造的產品)當作禮品使用。這可以是一種天然的產物,比方說俄羅斯的沙皇送毛皮,或者漢諾威選侯培育特種的馬匹;要不然就像法國人那般,使用工坊裡打造出來的奢侈品。布蘭登堡選侯甚至有兩項獨特物品可做為珍貴禮物:他們在波羅地海沿岸發現的琥珀,以及從十七世紀下半葉開始有辦法提供的中國瓷器。

馬戛爾尼此行肩負英國政府重要的外交和貿易使命,使節團為何對約書亞.瑋緻活的瓷器有如此信心,而在這麼重要的場合選擇他的產品做為國禮?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973591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424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共1 則好評)
  • ti*********616 說:
    2020-09-29
    在大英博物館,看到許多西洋的瓷器,我總是被吸引,然而門外漢的我也僅是覺得好看,並沒有辦法擁有其他相關知識。而今透過作者,我得以認識那些收藏品背後的故事。能以物品稱呼其國是因為這是這個國家最為引以為傲的成就,然而在進獻給皇帝的禮物中出現了瓷器,究竟有什麼令人驚嘆之處呢?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預計 2024/06/07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