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0614_畢業季

【電子書】建構『三農三生』新價值鏈Ⅱ:從產業價值鍵觀點思考我國農業發展策略

固定
版型

歌林Kolin 定時涼風大廈扇

歌林Kolin 定時涼風大廈扇

涼夏舒適節能提升冷扇效果!

  • 分類:
    電子書自然科普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孫智麗 追蹤
  • 出版社: 台經院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4/08/15
  • ※ 本商品不列入大咖方案累消回饋計算

內容簡介

台灣是典型的小農國家,半世紀以來國家經濟由較封閉經濟體系轉型為開放經濟體系,農業部門為了適應國內外的經濟變局,經歷了各種改革與調適,建立具有台灣特色的小農經濟發展。人類的發展歷程,總是有扭曲與顛簸,台灣的農業發展也難免遭遇進程中的波折,而在順境與困境的交替過程中累積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值得研究。本書之彙整,即在於為台灣小農發展問題解析。

農業發展政策的研擬,理論與實務的配合很重要,缺乏理性的思考,政策的扭曲必然影響發展策略的精準,導致農業發展的衰退。台灣農業發展的研究,給了寶貴的見證,告訴我們背景條件與理論探討的研析,對於農業決策的重要性。

目錄

序言一 當前國際經濟情勢下的農業 I
序言二 從農業策略聯盟談台灣農業未來的出路 XI

第一章 糧食、人口與農業發展 1
一、前言 3
二、台灣農業發展與糧食自給 5
三、國人營養水準與糧食需要 10
四、人地比例與糧食的量與質 12
五、人口成長與人口問題 14
六、結論與建議 20

第二章 知識經濟與農業發展 23
一、前言 25
二、政策研擬應理論實務並重 25
三、農業—戰後台灣經濟發展基石 26
四、農業知識經濟時代來臨 29
五、農民應得利潤=田間利潤+加工利潤+運銷與貿易利潤 30
六、農業策略聯盟—台灣農業的希望 32
七、結論 34

第三章 貿易自由化與農業知識經濟的發展 37
一、前言 39
二、國際化與農業的轉型 40
三、農業施政目標與對策 42
四、結論 47

第四章 台灣農業發展之技術策略 49
一、前言 51
二、台灣農業技術改進的策略 53
三、結論 63

第五章 台灣稻米生產的技術策略 67
一、前言 69
二、稻米生產的發展趨勢 69
三、稻米生產的技術策略 79
四、稻米生產的誘因及其利益比較 87
五、結論 91

第六章 進步過程中的台灣農業政策 93
一、前言 95
二、台灣農業生產政策之回顧 97
三、進步中的農業問題 105
四、未來台灣農業政策的基本方向 111
五、結論 115

第七章 農業政策與施政目標 119
一、前言 121
二、台灣農業政策之回顧 122
三、新世紀之農業發展情勢與面臨問題 128
四、邁向新世紀之農業政策方向 138
五、未來農業施政願景 143
六、結論 147

第八章 衡量台灣糧食需要的方法 149
一、前言 151
二、長期趨勢之糧食需要預測 152
三、營養標準之糧食需要預測 158
四、過當營養與糧食需要水準之選擇 164
五、結論 167

第九章 國際經濟情勢與糧食問題 173
一、前言 175
二、國際經濟情勢與糧食 176
三、世界糧食供需與糧食危機 177
四、當前台灣糧食與農業問題 180
五、農糧問題之調適 183
六、結論 185

第十章 農業生技產業發展之展望 187
一、前言 189
二、農業生物技術發展之認知 192
三、台灣農業生技發展現況 193
四、農業生技產業工作項目 194
五、基因轉殖及生技發展的重要性 194
六、結論 195

第十一章 農業金融改革與政策 197
一、前言 199
二、台灣農業金融現況檢討 199
三、現代化農業轉型與農業金融需求 202
四、建立農業金融系統 204
五、農會金融改革與立法建制 207
附錄—金融危機觀點與經濟問題 209

第十二章 氣候變遷對農業的衝擊與調適 213
一、氣候變遷的國際會議 215
二、氣候變遷的影響與衝擊 217
三、氣候變遷農業的因應與調適 219
四、生態保育與綠色農業 223
五、結論 225

第十三章 社經發展與農民組織之調適 227
一、前言 229
二、時代變局與農業問題 230
三、當前經濟情勢的認知與農業發展 231
四、農會功能性的喪失與調適 233
五、健全農民組織 再創農業新局 235
六、結論 237

序/導讀

序言一

當前國際經濟情勢下的農業


農業如何在今日世界經濟動盪不安的情勢下自處,是目前國際農經專家注視的問題。世界各地的農經學者已經深思考慮到非市場因素對農業生產影響的重要性,例如:技術、金融、制度與人口等因素的改變,這些改變一方面解決了一些問題,但是也導致另外一些新問題的產生,而這些新問題愈來愈需要結合生物性與物理性科技人員,以及社會科學的專家共同努力,才能解決。

今日世界有三種事實真相使得各國之間的農業更加互相依賴與不穩定:(1)國際農產品市場剩餘的產生,導致國際農產品價格的下跌傾向與不穩定;(2)繼續不斷農產品貿易快速成長的需求與開發中國家努力謀求農產品自給自足的矛盾;(3)由於國際資本市場的變動與匯率的不穩定,導致農產品貿易價格不穩定。世界經濟與國際間農業部門互相依賴的增長,使得開發中國家面臨重新設計糧食安全策略與新的農業決策,但是由於國際農產品市場的不穩定,這種新策略與新政策的決定並不容易。

自1960年代以來,發展中國家提供給農產品生產國家外銷市場的快速成長,農產品輸出對象主要集中於中所得國家。1981~1983年世界性的經濟萎縮,使得這種農產品輸出的擴張無形中停止,尤以那些有大幅度國際負債的國家,經常以限制農產品進口為手段以達到節省外匯的目的。自從1970年代以來,國際負債經常嚴重限制國際貿易的範圍與活動。

社會大眾瞭解國際債務對國際經濟的影響,始自1981年在波蘭所發生的經濟動盪,接著墨西哥、巴西、和阿根廷也由於國際債務負擔太重而導致經濟不景氣,尚幸由於國際貨幣基金會(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美國,以及一些西歐財力雄厚的國家迅速採取有效手段解決此一問題,才使國際金融危機沒有發生。

1975年美國農業部曾對世界93個發展中國家的負債情況加以研究,研究結果指出,至少五年內國際貿易將嚴重受發展中國家國際負債問題的影響,如果發展中國家的負債問題沒有解決,則美國與其他農產品輸出國的農產貿易將大幅減少,問題的解決在於負債國家是否能重新改善國內經濟結構,以順應世界經濟情勢的變化。

以往工業國家由於產業擴張,貨幣發行大幅增加,如此給開發中國家帶來兩點好處:(1)已開發國家的貨幣成長,一方面增強工業國家的購買力,有助於開發中國家產品的輸出,另一方面導致工業國家的物價上漲,給予開發中國家勞力密集產品的競爭力;(2)已開發國家的貨幣成長壓低實質利率,使得開發中國家的負債容易償還。

1979~1981年貨幣成長率的大幅下降,產生二次戰後最嚴重的世界性經濟不景氣,工業國家國民生產毛額(GNP)的年平均成長率下降兩個百分點,實質產出率在1982年停滯不升(以前平均每年3.2%的成長率),許多開發中國家的國民所得也因此成長緩慢,導致工業國家輸出的不景氣。

自1972年以來,世界上93個開發中國家的政府均有財政短缺的現象,國內的總稅收不能抵銷總支出,這種收支不平衡導致政府採行激烈的財政金融政策手段,減少開支與大舉外債即為此例。

自1980年開始,世界上除了東亞與太平洋地區以外,各國均經歷快速的國內通貨膨脹,物價上漲最劇烈的國家,發生在石油輸入國與拉丁美洲國家,而主要負債國在1983年也經歷了物價上漲兩倍的惡劣情況。開發中國家的物價上漲,導致政府增加出口貨課稅,如此,減低國內生產誘因,影響經濟發展的速度。在此一時間,東亞與太平洋地區的某些國家其消費者物價指數不升反而下降,此乃導因於外銷不景氣,造成國內生產過剩、物價下跌,有跌入惡性循環的危險。

上面所述1970~1985年來世界經濟的動盪情勢,給各國帶來經濟艱難的局面,各國為因應此一情勢,均以採取價格政策措施與鼓勵發展優勢產業為手段,希望藉此調整資源利用並刺激經濟復甦,但是這些政策措施直接間接都對農業部門造成傷害。

採取價格策略為經濟政策的手段,通常都會遭遇到許多矛盾現象的困難,譬如價格同時影響經濟成長與社會福利,因為價格一方面是企業家創造利潤的依據,另一方面則是消費者的生活成本。低農產價格固然可以刺激工業成長,但是卻會使得農業成長停滯;它可以增加消費者的實質所得,但是卻減少生產者的所得,影響生產誘因的提升。同時價格政策在短期與長期的資源、分配目標上也存在著矛盾的現象,例如:短時期的低農價政策,固然有助於降低工商業成本,刺激產品外銷活力,但是這種低農價政策卻導致扭曲經濟社會資源的利用,長時間對農業生產不利,影響未來農業的正常發展。由於價格功能存在許多矛盾的現象,因此世界上許多國家都透過制度上的干預以控制價格機能,這些制度上的干預,每一個國家的情況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目的,諸如為了保護消費者、提升公共收益、增加農民所得、創造外匯收益、提高糧食安全自給、穩定市場價格,以及所得重新分配等不同目的。

價格政策主要的混淆,在於有太多的價格手段可以達成許多政策目標,而手段與手段之間以及目標與目標之間又存在著些許矛盾,因此價格政策對於優勢產業的偏頗往往導致農業生產的停頓與農村經濟的衰退,最後影響整體經濟的成長。許多開發中國家均曾遭遇此一經歷,價格政策措施的採擇,實在不能不慎重。

對於採用價格政策的困難,吾人可以從兩種途徑尋求降低政策目標的矛盾:(1)吾人在使用價格功能以造成政策目標時,儘量減少政策目標,以避免矛盾,例如:社會福利與資源有效分配不能透過價格機能同時達成的時候,應考慮資源有效分配對長期發展的重要性,而暫時不考慮社會福利;(2)對於價格政策措施的採擇,必須同時配合許多非價格手段,以消除價格政策的矛盾,例如:上述價格機能不能同時照顧社會福利時,則應另加採行社會補救措施,以彌補社會福利的不足。非價格手段的補救措施,諸如為了提高農村福利,可採行土地改革以及提高生產力的技術手段,以達成政策目的;為了提高公共收益,則可以增稅為手段達到目的;以及為解決貧窮問題,則可以創造就業機會與採行所得移轉的經濟措施來達成。所以非價格手段的政策措施,往往是促使價格政策造成目標的必要配合。

除了價格政策的矛盾以外,目前許多開發中國家也遭遇到投資優先順序的混淆。多數經濟發展的國家均經歷過由進口代替的開始階段,進展到出口成長的發展階段。這兩個階段的發展程序,以前可以順利推行,但是目前卻受到許多限制,因為:(1)目前開發中國家要純粹進口原料從事生產已經不可能,它必須伴隨著進口許多工業國家生產的消費品,如此使得進口代替的效率降低;(2)目前許多工業國家保護主義盛行,國際市場的貿易限制愈來愈嚴,出口成長的效率也大幅降低。如此開發中的國家必須重視國內產業間的互補性功能,而不能太依賴國際貿易以求發展。譬如先謀求農業發展以繁榮農村經濟,並提供工商業有效國內市場,工商業的發展才有穩固的市場基礎,才能承受國際市場大風大浪的衝擊。上面敘述,說明今日發展中的國家必須維護農業成長,才能同時照顧經濟發展與大眾福利,經濟政策更不能傷害到農業,否則處於今日之國際經濟社會,要維持穩定發展是不可能的。

許多農業經濟學家主張,發展中國家必須改善農業的貿易條件以刺激生產,以及減少榨取農業補貼工商業的措施,這種經濟發展的策略基礎才能穩固。有些國家在發展過程中為了達到某些經濟目的,長期採行價格或非價格手段以榨取農業部門補貼非農業部門,結果導致農業部門貿易條件的惡化,如此,不利於農業的長期發展。西奧多•威廉•舒爾茨(Theodore W. Schultz)等農業經濟學家也認為:(1)市場的價格制度雖然需要,但是卻不能引導農業發展,因此國家的農產價格政策不但不能傷害農業,相反的價格政策必須能創造農業生產誘因,引導農業生產;(2)必須繼續尋求更適當的農業技術與生產結構以加速農業生產,以達到穩定國內經濟基礎的目的。

價格機能無法有效引導農業成長的理由,主要是因為:(1)經濟發展初期由於技術限制,農業生產潛能有限,因此農產品供給價格彈性低;(2)經濟發展到了相當水準以後,國民所得提高,社會大眾消費充足,因此農產品需求價格彈性低,如此因技術因素限制增產以及市場因素限制需求,導致價格功能的降低。

上述說明,今日開發中國家農業發展的主要問題,在於政策上必須能誘導農業部門的投資意願、結構改善、技術增進,以及所得提高,這些當然不是價格政策措施一項所能做到的。

從另一方面來看,在1970年代世界上有許多國家曾經歷某些出口部門的快速成長,同時存在著另外一些部門的成長停滯。如果說由於某些出口部門的快速成長,相對的促使另外一些產業部門變成貧窮的馬太效應,支持新古典增長理論之趨同假說的經濟學家可能反對此一說法,但卻是事實。開發中國家的經驗顯示,出口快速成長的部門賺進了許多外匯的結果產生了兩種影響:(1)促使社會經濟資源的重新分配,有效的資源集中於出口部門及其相關之服務部門,其他部門(尤其是農業部門)成為剩餘資源的承受者,導致生產的不利;(2)由於外匯的大量賺取,給國內帶來通貨膨脹的壓力,生產成本大幅提升,利潤率降低,如果此時農業部門無法做有效的調適,則農業部門成為一無利可圖的貧窮部門。

要避免此一情況的發生,必須將出口成長的經濟利益,有效分配到各產業部門,尤其是農業部門,以維護部門間的平衡成長及整體經濟的穩定與安全,這就是各國政府有效適度補貼農業部門的主要理由。
許多事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57793081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04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閱讀方式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方式

電子書 金石堂
  •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將儲存於會員中心→我的交易紀錄「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 最佳瀏覽載體: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電子書 Readmoo
  •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請至會員中心→我的交易紀錄「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商品不列入大咖方案累消回饋計算
;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