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的年代:風雲變色的晚清70年_雷頤【T4/歷史_LCQ】書寶二手書
尚無評價
free shipping image
免運費
滿$499,免運費
icon local shipping
運費:
$60
商品詳情
商品保存狀況
二手
進口/非進口
非進口
出貨地
新北市樹林區

店名:書寶二手書 以下書況,主觀上皆可閱讀,若收到後不滿意,『都可退書退款』。 書況補充說明: C字跡、外圍磨損、髒污、泛黃書斑、書章。 【購買須知】 (1)照片皆為現貨實際拍攝,請參書況說明。 (2)『賣場標題、內容簡介』為出版社原本資料,若有疑問請留言,但人力有限,恕不提供大量詢問。 (3)『附件或贈品』,不論標題或內容簡介是否有標示,請都以『沒有附件,沒有贈品』為參考。 (4)訂單完成即『無法加購、修改、合併』,請確認品項、優惠後,再下訂結帳。如有疑問請留言告知。 (5)二手書皆為獨立商品,下訂即刪除該品項,故『取消』後無法重新訂購,須等系統安排『2個月後』重新上架。 (6)收到書籍後,若不滿意,或有缺漏,『都可退書退款』。 [ISBN-13碼] 9789866731976 [ISBN] 9866731979 [作者] 雷頤 [出版社] 遠足-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 20120308 [書況補充說明] C字跡、外圍磨損、髒污、泛黃書斑、書章。 [內容簡介] (出版商制式文字, 不論標題或內容簡介是否有標示, 請都以『沒有附件、沒有贈品』為參考。)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官;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這是一千年多前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言,現在看來仍然鏗鏘有力。而歷史這面鏡子,映照出來的似乎不僅是「興替」,還有人類掙脫不了的必然?! 1911年中國的辛亥革命是清廷「逼」出來的,2011年中東的茉莉花革命,以及延燒全球的佔領運動,也是被「逼」出來的,相距剛好一百年,一世紀的時間,人類究竟從歷史中得到什麼?知古以鑑今?事實上,我們看到的不過是更精良的殺戮方式,換個年代與場景,上演相同的戲碼,當權者的顢頇與腐敗不曾改變,只等點燃革命之火的引線。 與其說「革命」是下層激進的結果,不如說是被上層的「極端」逼出來的。清朝以外族之姿,統治中國長達兩百六十餘年,由盛至衰,終至滅亡的關鍵在於清末七十年。 1840年鴉片戰爭開啟了中國屈辱的近代史序幕,經此震撼,清廷雖有鑑於西方船堅炮利,勉強推動「師夷之長以制夷」,骨子裡卻仍沉浸在天朝上國的虛幻中,抗拒正視眼前事實。而面對戰敗的巨額賠償,付出代價的當然是一般小老百姓,政府的腐敗與橫徵暴歛終將人民逼上梁山,於是農民起義事件頻仍,其中以太平天國聲勢最為壯大。 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攻克京師,咸豐狼狽敗逃熱河,面臨內憂外患的清廷原本岌岌可危、氣數將盡,想不到隔年恭親王奕昕上奏《統籌全局摺》,其中「精闢」、「冷靜」、「客觀」分析當前局勢,指出西方進犯中國不過為了經濟利益,並非想據地稱王,農民起義才是心腹大患(因為妄想稱帝),於是得出結論,對外懷柔迎合,對內藉夷狄之力鎮壓太平軍、捻軍等叛亂份子,於是此「高瞻遠矚」的論述又讓清廷苟延殘喘達半世紀之久,此事彰顯了當權者心心念念的僅是──確保政權、不計代價(當然付出代價的不會是居上位者)。對內殺聲震天,對外逢迎乞和。而這樣的場景,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仍所在多有。這也證明了當權者在確保政權的議題上,極其敏感且反應迅速,然面對需要振衰起敝、變法圖強時,卻又搬出「祖宗之法」,表現出上國捍衛傳統價值的傲慢之姿。 縱觀晚清歷史,每當還有一線希望,清廷總是拒不變化,直到時機已逝才被動「變革」。改革愈遲,所付出的「利息」也將愈大,更重要的是使中國現代化的進程大大延誤。本書帶領讀者從晚清六個重要的時間點切入,看這七十年間,如何讓一個自詡為天朝上國的大清王朝,因其愚昧與自大終導致自取滅亡,結束中國封建帝制。 本書特色 ⊙晚清的變化,對近代中國以至於台灣的歷史均影響極鉅,而真實歷史事件往往比八卦更精彩!作者行文流暢,如說故事般深入淺出,將清朝覆亡的來龍去脈娓娓道來,細數影響歷史的重要人物和事件,有如重回戲劇性的事件現場。 ⊙本書集結作者相關主題的短文,以六個重要年份劃分,有如對晚清歷史脈絡的整理,前因後果融會連貫,清晰好讀。

聊聊
加到購物車
立即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