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管理:以系統手法管理專案 第三版 2024年
尚無評價
icon local shipping
運費:
$60
商品詳情
進口/非進口
非進口
語言
中文
遮蓋類型
平裝
版本類型
一般版
出版社
雙葉書廊
國際標準書號
9789865492793
出版年份
2024
出貨地
臺北市中正區

    專案來自於未滿足的需求,需求可能是對現有問題尋找新的解決方案,或者是捕捉尚未開發的機會。在快速和高度變動的外在環境下,企業組織要快速地回應市場就必須具備專案管理能力金三角。目前市面上專案管理的中文書籍偏向簡單且缺乏系統思維,對於專案管理這個專業不熟的讀者而言,難以系統性的理解專案管理的原理和架構,而此乃為本書改版的重點,盼能提供剛接觸或對專案管理有興趣者完整知識。本書分為三大篇:專案管理基礎篇、專案管理知識領域篇、專案管理原則和績效領域篇。本書納入《PMBOK® 指南》第七版的內容,熟讀本書除可獲得專案管理的完整知識和專案管理流程,也可助以考取 PMI 的 CAMP 和 PMP,以及國內的各項專案管理證照。

融合理論與實務經驗:理論與實務兼具,作者根據多年教授專案管理課程的經驗,完整提供基本專案管理知識、新理論和實務的教材。

淺顯易懂且貼近實務:融合作者二十多年來實際從事專案實務工作、業界輔導與訓練,和在大學與業界教授專案管理課程等多重經驗,以淺顯易懂與貼近實務的語言撰寫而成,非常適合初學者或具有專案管理實務經驗者。

考試與認證的絕佳參考用書:對於目前有志於從事專案管理、參加高考和公民營機構考試,或欲取得 PMP 專案管理師認證等人士,是必備的最佳用書。

適用課程︰「專案管理」等相關訓練及課程。

適用對象︰技專校院、大學修讀專案管理相關課程學生、從事專案管理的專業人士及有志於報考相關證照之人士。

PART 1 專案管理基礎篇

第01章 專案管理概論

1.1 專案、計畫與專案組合

 1.2 專案管理的意涵與挑戰

 1.3 專案內外在環境

 1.4 專案成功的評估標準

 1.5 本書架構

第02章 組織系統與專案經理

2.1 策略與專案的關係

 2.2 專案組織

 2.3 專案管理辦公室

 2.4 專案經理的角色與影響力

 2.5 專案治理

 2.6 組織專案管理能力成熟度

第03章 專案管理過程

3.1 產品導向過程與專案管理過程

 3.2 專案生命週期與專案管理生命週期

 3.3 過程組與知識領域

 3.4 專案管理各流程間的互動

 3.5 產品開發手法發展沿革

第04章 專案管理生命週期模式

4.1 專案管理生命週期

 4.2 傳統專案的 PMLC 模式

 4.3 敏捷專案的 PMLC 模式

 4.4 極限專案的 PMLC 模式

 4.5 反極限專案的 PMLC 模式

PART 2 專案管理知識領域篇

第05章 專案整合管理

5.1 制定專案章程

 5.2 制定專案管理計畫書

 5.3 指導與管理專案執行

 5.4 管理專案知識

 5.5 監視與管制專案工作

 5.6 執行整合變更管制

 5.7 結束專案或階段

第06章 專案範疇管理

6.1 規劃範疇管理

 6.2 蒐集需求

 6.3 定義範疇

 6.4 建立工作分解結構

 6.5 驗證範疇

 6.6 管制範疇

第07章 專案時程管理

7.1 規劃時程管理

 7.2 定義活動

 7.3 排序活動

 7.4 估計活動工期

 7.5 制定時程

 7.6 管制時程

第08章 專案成本管理

8.1 規劃成本管理

 8.2 估計成本

 8.3 制定預算

 8.4 管制成本

 8.5 實獲值管理

第09章 專案品質管理

9.1 專案品質基本概念

 9.2 規劃品質管理

 9.3 管理品質

 9.4 管制品質

第10章 專案資源管理

10.1 規劃資源管理

 10.2 估計活動資源

 10.3 獲得資源

 10.4 發展團隊

 10.5 管理團隊

 10.6 管制資源

第11章 專案溝通管理

11.1 規劃溝通管理

 11.2 管理溝通

 11.3 監視溝通

第12章 專案風險管理

12.1 規劃風險管理

 12.2 識別風險

 12.3 執行定性風險分析

 12.4 執行定量風險分析

 12.5 規劃風險回應

 12.6 實施風險回應

 12.7 監視風險

第13章 專案採購管理

13.1 規劃採購管理

 13.2 執行採購

 13.3 管制採購

第14章 專案利害關係人管理

14.1 識別利害關係人

 14.2 規劃利害關係人互動

 14.3 管理利害關係人互動

 14.4 監視利害關係人互動

PART 3 專案管理原則和績效領域篇

第15章 專案管理原則

15.1 價值交付系統

 15.2 專案管理十二個原則

第16章 專案績效領域

16.1 利害關係人績效領域

 16.2 團隊績效領域

 16.3 開發手法與生命週期績效領域

 16.4 規劃績效領域

 16.5 專案工作績效領域

 16.6 交付績效領域

 16.7 衡量績效領域

 16.8 不確定性績效領域

推薦序

~一本累積豐厚經驗的專案管理實用指南

      認識曾教授已經三十多年了,當初我以 TDK 獎學金申請日本國立東京工業大學(簡稱東工大 TIT)就讀研究所;曾教授由中科院派遣至東工大修取博士學位,因此留日期間多有往來。有幾次曾夫人帶著兩位可愛千金來日本探親,曾到我東京租屋處與拙荊、小犬一同聚餐的記憶仍歷歷在目!然而一直在近三十年後才知道,曾教授原來在中山科學研究院曾參與大型系統研發計畫,擔任專案管理(PM)相關工作。而我在幾個大集團歷練,不論是參與決策幕僚或是擔任負責人,經歷建廠、開發新產品、跨國合作技轉及 OEM/ODM 等各式專案,其中就是沒有擔任畫甘特圖的 PM 工作。但是三十年的工作內容大多需要協調規劃或提出新案,並涉及管理及決策,從中注意到優秀的 PM 經理十分重要。

      在瞬息萬變的科技洪流中,我們回望豎立幾千年的金字塔、阿姆斯壯的登月壯舉,直至現代開發的 AI 自動化手術系統,其中都與縝密專業的管理息息相關,閱讀曾教授出版的《專案管理:以系統手法管理專案》第三版,以往實戰的各種挑戰歷歷在目,對於有志於跨部門整合、管理重要計畫的年輕人,或是想成為公司高階經理人的有志之士,這本書籍是您很好的入門參考,當然專業素養及市場洞察力,甚至如何成為職場成功者,那又是不同的修鍊了。

      《專案管理:以系統手法管理專案》第三版作者曾清枝為大葉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曾在中山科學研究院擔任大型系統發展計畫的專案管理人、長期擔任炳碩生醫股份有限公司管理顧問,豐厚的學術涵養、多重經歷與身分賦予他獨特的視角,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實務經驗結合,寫出這本真正關心到讀者需求、貼近實務的實用書籍。閱讀此書,您將發現有豐富的案例、深入的分析和生動的敘述,將抽象的理論轉化為具體可行的方法。作者從專案管理的基本概念出發,深入探討了專案計畫、執行、監控和閉環等各個階段,並且提供了豐富的技巧和工具,幫助讀者能更好地應對各種專案挑戰。

      在這個充滿競爭和變革的時代,專案管理是企業成功的關鍵。這不僅僅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需要結合豐富的經驗和靈活的思維。我相信,這本《專案管理:以系統手法管理專案》第三版將成為您的得力助手,無論您是一位專業的專案經理人,還是一位希望提升自己管理能力的讀者。

      最後,我要衷心感謝曾清枝教授的辛勤付出,他的專業知識、豐富經驗和對專案管理的熱愛,使得這本書得以誕生,為讀者帶來關於專案管理的深度思

聊聊
加到購物車
立即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