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0614_畢業季

寫給所有人的圖說中國史(下):這樣看圖讀歷史超有趣,210件稀世文物+名家畫卷,讓你漫遊中國5000年

不但是一本歷史書,更是一本百科全書,你可以一邊瀏覽眾珍奇文物,一邊了解中國歷史
  • 分類:
    中文書人文歷史中國史地中國史地總論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童超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月之海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7/03/08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內容簡介

歷史怎麼讀才有趣?
210件稀世文物+名家畫卷,讓你漫遊中國5000年!


你知道中國古代的枕頭有多少材質嗎?
最早是石塊,後來發展到木、玉、銅、瓷等各種材質,連樣式都多種多樣:北宋的花卉枕、遼朝的銀枕、隋唐的彩釉圖畫枕、宋金人物故事枕,甚至還流行「三彩虎形枕」?

契丹貴族的墓葬跟埃及法老王墓的相似度有多高?
根據出土的遼國公主墓中,其面部覆罩著一件面具樣式的金屬片,軀體則用錦彩纏繞或用銀銅絲網繞住當作喪葬的殮服。

本書從經濟狂飆的兩宋時代開始,敘述人類蓬勃發展的科技學術,隨後迎來縱馬問鼎的遼西夏金,外族們長驅江南的征戰中不斷與漢文化交融,令當代的官僚法制、生活文化、工藝技術兼容並蓄、百花齊放。一統中國的元朝,其馬上民族的豪放性格加上徹底漢化,讓超過漢唐盛世的帝國疆域在行省制的作用下,造就最璀璨神奇的中國文化,《馬可波羅遊記》更為它增添歷史性的一筆!明代庶民文化的興起和工商市鎮的發展,撼動長久以來的社會生產關係,白銀帝國的經濟繁榮,讓文學藝術的成就臻至新高點,而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自康熙帝之後的「康雍乾盛世」後,又因什麼樣的制度「盛極而衰」呢?

作者透過210件珍貴文物,將其背後相關的農業、科學、手工、文化、稅收制度、法律制度、官僚體制等重大歷史事件納入書中,用文物的故事,說一場貫穿中國五千年的大歷史!你不用走一趟中國,就可以看盡中國各地博物館的珍藏,湖南博物館的蹴鞠紋鏡、遼寧博物館的緙絲牡丹、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琺瑯異獸、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的鎏金銀面具和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宋太宗立像軸……

《圖說中國史》不但是一本歷史書,更是一本百科全書,你可以一邊瀏覽眾珍奇文物,一邊了解中國歷史,深入生活各層面的文物器皿和當代的藝術品,體現當時人們的生活思想,再佐以時間、地點、重要人物及大事件,彷彿穿越時空,回到過去,體驗一場看得見的「中國史之旅」。

【如何服用本書:】

‧210件稀世文物+名家畫卷的簡明圖說,你可以隨意挑選喜歡的文物欣賞,透過文物了解背後的來源和歷史背景。

‧各章卷末從不同切面探討現代人最感興趣的專題報導,課本裡耳熟能詳的宋詞與理學、元曲與南戲、明代戲曲與小說,再現歷史上重大的文學藝術成就和開拓當代新文風的作家。

‧收錄與歷史相關之大師畫作,讀通中國史的同時,也一同賞析「歷代帝王圖」及包羅七十幾位絕妙女子形象的「千秋絕豔圖」等名家藝術。

‧各節卷頭提示「年代」、「地點」、「人物」和「關鍵字」,加深記憶點,讓你從第一頁開始讀到最後一頁,順著朝代讀,時序不混亂。

‧補充「延伸閱讀」的小知識,增加趣味性,讓你深入中國生活各層面:「舌尖」上的宋朝飲食;「五大名窯」絢麗多彩的製瓷藝術;古代「指南針」的製作方法、各式「火藥」武器的配方、比德國人早了四百年的「活字印刷」;獨特風格的遼金佛塔在中國建築史上的意義等。
 
【你知道嗎?】

●趙匡胤躊躇滿志準備進行北伐之際,竟在一場「燭影斧聲」的千古謎案中死去?

●宋朝飲食豐富多彩,尤以各類什錦飯獨具特色、粥品更達三百多種,城市中最大的行業就是飲食業!

●爭霸中原、建立遼朝的強大民族契丹,最後在天祚帝手中滅亡,原因是皇帝沉湎於遊畋,為了犀牛角小題大作?

●忽必烈不只實現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其《授時曆》的編成是古代天文學上一大突破,求得一次回歸年長為365.2425 日,只與地球公轉的週期相差26秒,比世界通用的西曆早了三百年。

●世界奇書《馬可波羅遊記》,記載當時全國有一萬多個驛站,二十多萬匹驛馬,描述中國的秀麗景色,形容元朝的杭州人:「面目清秀,皮膚白皙,衣著輕薄絲綢。」

●「浪蕩天子」明武宗,歷史上荒唐糗事不少,可應州一戰,卻御駕親征,大敗蒙古王子,他博學多才,精通梵語和佛義,歷史上對其評價難有定論。

●荒唐的「明宮三大案」揭露明朝將近十五年的太子之爭,立儲問題從萬曆十四年鬧到二十九年,明神宗在立愛或立長間搖擺不定。

●清代作為政治鬥爭的「文字獄」堪稱歷朝之最,從順治五年(1648)到乾隆五十三年(1788)的一百四十年間,共發生各類文字獄高達八十二起!

【歷史長河的小切面】

東方的奇蹟│史書中記載的西夏王朝是一個等級森嚴的巨大陵區,不同級別的陵墓有不同的建築樣式和材料,均建有角台、鵲台、獻台和碑亭等輔助性建築及寬大的圍牆,類似一個個神祕的古代城堡,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

猛安謀克制度│金朝最重要的軍兵制,讓女真人創造神話般的歷史,以二千五百人起兵的完
顏阿骨打,僅用十二年的時間,就將遼和北宋兩大強國征服。此軍政合一的社會組織,鞏固了對新征服地區的統治,但漢化後卻成為阻礙社會發展和進行民族剝削的工具?

明代的工商業市鎮│明代商人們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帶動城鎮經濟的繁榮,各城鎮有自己的特色商品,獨具一格,尤以江南地區尤為突出。隨之崛起的商幫在明代後期成為反對礦監稅使、橫徵暴斂的一支新興政治力量。

八旗制度的功績│八旗制度不僅是軍事制度,還兼有征賦、服役的職能。清軍入關後不斷改制,其設立的漢軍歸屬「綠營」,發揮了關鍵性作用,不但削平三藩之亂、安定西藏,還兩次擊敗侵占黑龍江的沙俄殖民軍,拓土辟域、保衛領土。

名人推薦

「直擊中國數千年的歷史櫥窗,那麼洶湧那麼真。」──《非普通三國》作者  普通人

「用白描筆法、精彩圖像,呈現不同時代的特殊風貌,中國史的生動『歷歷在目』。」──建國中學歷史科教師  黃春木

作者

童超

1938年生於江蘇徐州,祖籍浙江紹興。1961年北京大學歷史系本科畢業,1964年四川大學歷史系研究生畢業。歷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中國史研究》雜誌社總編輯兼社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學系主任,以及中國史學會副秘書長、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副會長、中國秦文研究會會長等職。1992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1998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頒發的表彰「為社會科學研究事業做出重要貢獻」的榮譽證書。撰寫或合著的主要學術成果有:《中國土地制度史》《中國封建土地制度史》(第一卷)《中國古代軍制史》《中國軍事制度史‧後勤制度卷》《中國農民戰爭史‧魏晉南北朝卷》。

目錄

第一章  崇文抑武的正負效應

◆趙宋王朝的誕生    
◆宋太宗得位疑雲    
◆澶淵之盟    
◆劉太后聽政    
◆清官的典範:包拯    
◆慶歷新政和王安石變法    
◆禍國的黨爭    
專題:宋詞的豪放與婉約    
◆靖康之恥    
◆南宋的偏安    
◆岳飛之冤    
◆符離之戰與開禧北伐    
專題:理學的興盛    
◆宋末權臣:史彌遠與賈似道    
◆釣魚城之戰和襄陽保衛戰    
◆厓山海戰    

第二章  縱馬問鼎的崢嶸歲月
遼西夏金
◆阿保機建遼    
◆遼宮變亂    
◆天祚帝亡國    
◆神祕的西夏王國    
專題:神祕的西夏王陵    
◆阿骨打建金抗遼    
◆金滅北宋    
◆熙宗改制與大定明昌之治    
◆金國衰亡    
專題:猛安謀克制度    
 
第三章  射雕群英的開疆拓土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蒙古帝國的亞歐大擴張    
◆忽必烈建元統一    
◆《馬可波羅遊記》中的中國    
專題:元曲和南戲    
◆帝師八思巴    
◆推行漢法與四等人制度    
◆紅巾軍起義與元朝覆亡    

第四章  海禁張弛與初潮拍岸

◆明太祖的集權政治    
◆靖難之役與遷都北京    
◆鄭和七下西洋    
◆土木堡之變與奪門復位    
◆浪蕩天子明武宗    
◆心學大師王陽明    
專題:宦官與內閣的二元政治    
◆嘉靖禁海與倭寇之患    
◆張居正改革    
◆神宗罷朝與江南民變    
專題:明代小說與戲劇    
◆明宮三大案    
◆東林黨爭和魏忠賢專權    
◆明末農民起義    
◆南明政權的建立與失敗    
專題:繁榮的明代商品經濟    

第五章  盛極而衰的天朝上國

◆從薩爾滸之戰到皇太極建清    
◆清兵入關與定鼎北京    
專題:八旗制度的興衰    
◆維護統一的內征外戰    
◆雍正帝改革    
◆乾隆帝的治國平亂    
◆文字獄與《四庫全書》    
◆虎門銷煙與鴉片戰爭    
◆太平天國起義    
◆慈禧太后垂簾聽政    
◆洋務運動    
◆甲午戰爭    
◆百日維新    
◆八國聯軍入侵北京    
◆孫中山創立同盟會    
◆清末新政與武昌起義

大事年表

試閱

明朝 西元1405年-西元1433年

‧人物:鄭和 ‧東南亞各國、非洲東岸 ‧關鍵詞:海禁

【鄭和七下西洋】

鄭和遠下西洋,足跡遍及東南亞各國,直至非洲東岸,可謂一時盛舉,同時也給後世留下了諸多的思考和疑惑。明太祖制定了種種限制宦官權力和品級的「祖訓」,時隔未久,成祖卻讓宦官鄭和擔此重任,是什麼促使成祖違背太祖成法?鄭和七次出航,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目的到底是什麼?這些都要從成祖的繼位經歷和鄭和的身世說起。

鄭和其人

永樂三年(1405)六月的一天,太平洋上風平浪靜,碧波萬頃。劉家港(今江蘇太倉東瀏河鎮)海面上卻異常喧鬧,六十二艘巨型海船整齊地排列著。只聽一聲令下,這支綿延十餘裡的船隊浩浩蕩蕩,乘風破浪,向南駛去。

奉聖旨執行這項任務的就是明成祖的心腹、三保太監鄭和。鄭和(1371-1433)為雲南昆陽(今雲南晉寧)人,回族,本姓馬, 名和, 小字三保。鄭和出生於回族家庭,其祖父和父親都曾到過伊斯蘭教聖地麥加朝聖,這使得他從小接受了良好教育,對遠方異域、海外一些國家的情況有所瞭解,並對各種文化都有很強的包容力。

鄭和十一歲時, 朱元璋的大軍打到了雲南,鄭和被明軍抓獲,此後隨著軍隊轉戰北方。八年後,鄭和被送到燕王府服役。此時的鄭和豐軀偉貌、博辯機敏,深得朱棣的賞識。在「靖難之役」中,鄭和跟隨朱棣出生入死,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明成祖朱棣登基後,鄭和被提升為內官監太監。永樂二年(1404) 正月初一,朱棣親筆賜姓「鄭」,從此名為「鄭和」。

明朝初年,國勢蒸蒸日上,朝氣蓬勃。明初的幾位統治者實行與民休息政策,使得經濟繁榮、國力強大。紡織、製瓷等手工業技術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造船、航海業有了較大發展,科技和航海技術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羅盤的使用、航海經驗的積累、航海知識的豐富,都使鄭和下西洋成為可能的客觀經驗。

朱棣作為一位有宏圖大志的帝王,登基僅三年就如此興師動眾,力排眾議,命鄭和率使團下西洋,另有其主觀原因。據《明史.鄭和傳》記載:「成祖疑惠帝(建文帝)亡海外,欲蹤跡之。」這成為日後很多野史演義的依據。然而,一下西洋,是為尋找建文帝的蹤跡,尚有可能;七下西洋,則不太可能。不過,永樂帝透過揚威海外來緩和建文帝朝的遺老對他的不滿,達到穩定自己統治的目的是可能的。《明史》中還記載有「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這應該是永樂帝派鄭和下西洋的第二個原因。

永樂年間,國力強盛,「北虜」蒙古勢力已被驅逐出關外;「南倭」在明軍的打擊下不敢再貿然進犯,集權統治已十分牢固。明成祖這是要向異域展示國家的富強、軍隊的強大,恢復同海外各國的朝貢往來,重塑「天朝大國」的地位。

七下西洋

永樂三年(1405),明成祖派鄭和下西洋,開創了中國航海史上前所未有的輝煌時期。伴隨鄭和出使的隨員有2.7萬餘人,除了水手、官兵之外,還有採辦、工匠、醫生和翻譯等,船隊使用的海船性能、裝備都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船隊中的大船舶名為寶船,長44 丈4 尺,寬18 丈,就是普通的船長度也有37 丈,寬15 丈。其船隊規模之大在當時是絕無僅有的。1492 年,哥倫布首次進行遠洋航行,其船隊僅有三艘船和九十名水手。鄭和率領船隊,攜帶國書和大量金銀、綢緞、瓷器等物品,從蘇州劉家港起航,在福建五虎門(今閩江口長樂港)集結操練,待到入冬,東北季風盛行的時候,船隊拔錨揚帆,第一站到達占城(今越南),揭開了七下西洋的序幕。

明朝時以婆羅洲(今汶萊)為界,將南海以西的海洋及沿海各地,遠及印度和非洲東海岸的廣大地域概稱為「西洋」,以東稱「東洋」。鄭和所到之處,主要是當時所稱的「西洋」範圍,即東南亞各國,故史稱「鄭和下西洋」。鄭和每到一國,都會和當地君主會見,宣讀明成祖的詔書,贈送冠服和珍貴的禮物,並賜給國王誥命銀印,向這些國家表達明朝願意與之建立和發展友好關係的願望,招徠各國向明王朝稱臣納貢,與這些國家建立起上邦大國與藩屬之國的關係。同時,鄭和船隊也與當地進行貿易活動,以中國的手工業品交換各國的土特產品。

當然,七下西洋,所到之處並非都是友好的歡迎,也會有糾紛,有戰鬥,但都被鄭和舉重若輕地解決了。在近三十年間,鄭和碰到過三次戰役:一次是擒獲盤踞在蘇門答臘半島的陳祖義海盜集團;一次是幫助蘇門答臘平滅叛亂;一次是錫蘭山(今斯里蘭卡)國王企圖搶劫鄭和的船隊。
明朝的收穫

永樂年間,在鄭和下西洋的帶動下,明朝的外交關係迅速發展。透過鄭和的船隊,更多的國家了解了中國,瞭解了明朝國勢之強盛、物產之豐富,紛紛派遣使臣回訪,表示願意實現雙方的友好交往。有的國家的君主還攜妻帶子親赴中國訪問,許多多年不與中國來往的東南亞國家,甚至一些從未與中國有過交往的東非國家都與明朝政府建立了外交關係。在明成祖看來,鄭和下西洋最大的外交成果就是「遠人來貢,百王來朝」。

鄭和下西洋是以強大的軍事實力為後盾的,有助於調解東南亞各國的矛盾,平息衝突,消除隔閡,有利於維護周邊的穩定,提高明朝的威望。活躍而頻繁的朝貢往來,客觀上帶動了海外貿易的發展。中國的絲綢、瓷器早就聞名海外,南亞各國都想和中國發展貿易,只是由於明初一直實行海禁政策而沒能實現。鄭和的到來,主動帶給各國發展貿易的機會,自然令各國趨之若鶩,紛紛回應。在與各國的文化交往中,鄭和及隨行人員馬歡、費信、鞏珍等記錄各國風土人情,特別是帶回了當時人稱「麒麟」的長頸鹿以及斑馬、鴕鳥等珍禽異獸,令國人大開眼界。此外,鄭和下西洋,開闢了新的航海路線,對西太平洋和印度洋進行了考察,搜集和掌握了許多海洋科學資料。透過大量的海洋勘測實踐繪製而成的《鄭和航海圖》,是鄭和海洋考察活動的標誌,比世界公認最早的英國「挑戰者」號的海洋調查活動(1872-1876)早了四百多年。

永樂二十二年(1424),明成祖朱棣死後,仁宗朱高熾和宣宗朱瞻基先後登基。他們和朝中保守的大臣們一樣,認為「下西洋」勞民傷財,收效不大;打破海禁,有傷體統,辱沒了文化傳統和儒家風範。於是,重新執行「海禁」政策,「罷寶船弊政」。

宣德六年(1431),鄭和以死諫要求出海,得到了宣宗的批准。作為明王朝開放政策的餘波,鄭和完成了他最後一次下西洋的活動,不過規模已大不如前。有說法認為,宣德八年(1433),就在這次航海的歸途中,一代航海家在他熱愛的大海上離開了人世。也有記載鄭和於宣德十年(1435)病卒於南京。轟轟烈烈、名噪一時的下西洋壯舉終於落下了帷幕,明朝剛剛開啟的大門又緊緊地關閉了, 隨著海禁政策的實行,中原大地進入了漫長的閉門自守的歲月。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9425445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20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預計 2024/06/10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