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0614_畢業季

走出閨房上學校:日治時期臺灣雲嘉地區的女子教育與社會事業圖像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內容簡介

一百年前妹子們的學校生活是什麼樣子?
阿公阿媽小時候都在學校學什麼?
「公學校」和「小學校」有什麼不一樣?
灣生故事有好多洋蔥,你都聽過嗎?

~~來吧!跟著女孩兒們走出閨房、上學去!~~

你我生長的土地,臺灣阿嬤的回憶,一段段被大歷史淹沒的小人物故事。

「再不寫,就來不及了!」

1930至1940年代,臺灣在日本有計劃的殖民建設下,樹立現代化基礎,造就二十世紀臺灣黃金時代。

那個年代的活力與富足,奠基並延續了臺灣現代的進步繁華。

然而,我們對那段時期的「她」卻是如此陌生……

作者懷抱著地方子弟對臺灣歷史記憶的熱情與堅持,融合自身歷史學專業,投注多年心力於雲嘉地區的教育史研究。除了經營臉書粉絲團「日治時期臺灣教育史小辭書」,不定期分享歷史文物小常識,更藉由耆老口述訪談,帶出一個個阿公阿嬤的舊時代點滴。

日治時期以男性為主力的社會結構中,因為女子教育的開展與發達,培訓了一批新興的社會主力──接受近代化教育的女性。她們為社會注入一股柔性的力量,以女性特有的溫和堅毅,型塑出嶄新的社會風氣。本書不僅從史料中分析日治時期女子教育概況,詳細介紹日治時期雲嘉地區臺灣女子公學校、實業補習學校的設立與意涵,更搭配作者多年從各地蒐集到的老照片、舊文書,一片片拼湊起臺灣教育史研究的空缺。

另一方面,教育與社會事業的連結,其實與《公學校修身》的教科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早期的修身課程,鼓勵囝仔們個人應該內化「慈善」或「慈善家」的概念,隨著日本社會事業振興政策後,帶著「慈善」或「博愛」的社會事業轉換為具有「社會連帶」的趨勢。社會事業最重要的是供給對象的「公共性」,以國家為主體的社會事業公平、均衡地提供「教育」、「醫療衛生」等服務給民眾,有助於實現社會和經濟的均衡發展,由此可見,普及化教育與社會事業有著唇齒相依的互補關係,兩者之間也存在協調的必要性。

本書收錄作者多年珍藏,與日治時期教育和社會事業相關的一手文獻、史料、文物,圖照精彩豐富,並附有深入淺出的背景資料與解析。期盼透過這些一手文史資料的呈現,傳遞簡明易懂的臺灣教育史知識,讓更多臺灣囝仔了解哺育我們成長的這塊土地,所蘊含的過往歷史與軌跡。

本書特色

★ 日本時代臺灣歷史議題,收錄大量私家珍藏老照片、證書、文獻。

★ 以嚴謹史料分析,配合大量耆老口述訪談,帶讀者走進阿媽的年少回憶,重現百年前生活場景。

★ 作者群為臉書人氣粉絲團【日治時期臺灣教育史小辭書】版主,臉書專頁榮獲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評選為「日治時期」電子資料庫。

名人推薦

文史學界、教育界熱情推薦

朱啟華(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張淑媚(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副教授)
祝若穎(國立清華大學學習評鑑中心助理研究員)
蔡幸伸(雲林縣水燦林國小校長)  
陳百雀(雲林縣興南國小校長)
陳宇水(嘉義縣成功國小校長)
朱麗乖(嘉義市大同國小校長)
陳丁魁(雲林縣大興國小主任)   
黃大展(國立新竹高中歷史老師兼圖書館主任)
林雁筑(新竹市新科國中歷史老師)
丁淑婉(嘉義市興華高中歷史老師)

作者

蔡元隆

現職:
國立中正大學尖端研究中心  研究助理
蔡献其教育基金會籌備委員

學歷:
私立輔仁大學歷史系學士
國立嘉義大學教育所碩士

專長:臺灣教育史、教育社會學、網路社會學

經歷:
斐陶斐榮譽學會榮譽會員
慈林教育基金會慈河獎學金獎助碩士論文
私立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通識中心兼任講師
第一、二、三屆Web 2.0與教育國際研討會論文審查委員
雲林縣水燦林國民小學百年校史編輯顧問
嘉義縣興中國民小學百年校史編輯顧問
嘉義市大同國民小學百年校史編輯顧問
2015年《圖解臺灣教育史》榮獲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非使用政府預算:推廣性書刊類-優等第二名
2015年臺灣省嘉義縣績優臺灣鄉土文史教育暨藝術社教有功人員表揚
2016年青年節嘉義地區社會優秀青年表揚

黃雅芳

現職:雲林縣立興南國小  教導主任

學歷:
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系學士
國立嘉義大學教育所碩士

專長:臺灣教育史、心理資本

經歷:
雲林縣立燦林國小實習教師
雲林縣立大興國小輔導教師
雲林縣立大興國小語文競賽指導教師
雲林縣立大興國小教師兼教務組長
雲林縣水燦林國民小學百年校史編輯顧問
2014年臺灣省雲林縣績優臺灣文史教育人員表揚
2015年《圖解臺灣教育史》榮獲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非使用政府預算:推廣性書刊類-優等第二名

臉書粉絲專頁:日治時期臺灣教育史小辭書
www.facebook.com/eduationofTaiwan/

目錄

推薦序  
  填補臺灣教育史研究的空白頁/朱啟華
從微觀的生活層面拉近現代人與歷史的距離/張淑媚
一本屬於大家的臺灣教育史/蔡幸伸
如櫻花凋謝的歷史記憶能凍結在美麗瞬間/祝若穎
作者序
 
第一章 回到阿公阿媽的小時候
第二章 男生止步:日治時期北港女子公學校教育
第三章 摩登女性:女子公學校的教育意涵
第四章 升學之外:北港實踐女學校(1938-1945)
第五章 賢妻良母:嘉義家政女學校(1933-1945)
第六章 造福鄉里:嘉義市社會事業的圖像
【史料特輯】  日治時期雲嘉地區教育、社會事業史料與舊照片

序/導讀

作者序

嚴格說來,我只是半個學術圈的業餘臺灣文史工作者,從研究所投入臺灣教育史的研究至今,整整快八年的時間,憑著一股傻勁,作自己有興趣的研究,因為對我而言,這是最幸福、快樂的一件事!時光荏苒,不知不覺也出版了三冊臺灣教育史專書及發表數十篇臺灣教育史研究論文,而把這些臺灣教育史的研究成果呈現讓臺灣人知悉,更是功德一件。這八年一路走來,秉持著謙虛的態度不斷的精進與學習,有挫折,也有榮耀,我也曾不斷問自己,得到什麼?失去了什麼?而讓我堅持走下去的理由,我想完全是「初衷」──寫一本屬於大家的臺灣教育史的動力支持我走到今日。

很榮幸,在2015年由嘉義縣政府推薦我為104年度臺灣省政府績優臺灣鄉土文史教育暨藝術社教有功人員表揚,而在同年更以《圖解臺灣教育史 》一書榮獲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04年度獎勵出版文獻書刊暨推廣文獻研究優等第二名。此外,作者長年以來對臺灣教育史的研究專業獲得各方的肯定,而屢獲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系張淑媚教授之邀請,至其開設的「教育史」課堂中擔任客座講師分享臺灣教育史相關主題,更因前述各專書所展現的歷史涵養與文史爬梳的專長,先後於2015-2016年分別受邀至嘉義縣興中國小、雲林縣水燦林國小及嘉義市大同國小百年校史編輯擔任校史顧問乙職。

此次很榮幸由秀威出版社臺灣文史類佑驊編輯的邀約,與雅芳主任合作編寫並委由秀威出版社出版《走出閨房上學校──日治時期臺灣雲嘉地區的女子教育與社會事業圖像》一書,此書的編寫過程中,正逢小兒牧宸來到我的生活,經常半夜在書房書寫、整理資料時,房內傳來小兒響亮的哭啼聲,但太太總是貼心的要我繼續工作,自己則一肩扛起照顧牧宸的重擔!感謝太太的體諒,讓這個全心投入文史研究的失職老爸在完成自己的志願之餘,尚有溫暖強大的家人作為後盾,所以這本書要獻給全力支持我的太太及讓我體驗生命延續美好的可愛牧宸,因為有你們,讓我更能心無旁騖的完成這本書。也感謝在編寫這本書過程中提供相關意見的朱啟華教授、張淑媚教授、蔡幸伸校長、祝若穎博士,特申謝忱。


蔡元隆謹誌
序於嘉義市Starbucks 2017.01.01

試閱

│史料特輯│空襲辨識章

進入戰爭時期後,常常要躲空襲,所以家人會替家中正在就讀國民學校的囝仔,於衣服左胸縫上簡易的空襲辨識章。內容包括住址、學校名稱、家中排行、姓名、出生年月日、血型等。

此空襲辨識章作用有三:第一,是該區依據居民所屬的町庄街,分配疏散(躲空襲當時用法)的地點,避免因躲藏空襲地點不明確而兵荒馬亂,發生推擠踩踏的流血事件。第二,註明血型之主因是怕當時受傷的人若需要輸血,可以馬上知道該員血型而進行輸血搶救,規劃相當縝密細心。第三,註明學校名稱、學生之姓名、地址、家中排行等個資,主要是提供家屬做為「認屍」之用。戰爭殘酷無情,死亡的威脅如影隨形,而註明個人的相關資訊是協助家屬辨識的最佳做法。

這一件王靜子的空襲標示章,背後還藏著一段與日本囝仔中村典玉的溫馨故事。日治末期王靜子的母親在中村典玉家擔任幫傭,因為中村典玉的父親是嘉義郡役所的中階官員,為了幫妻子分擔家務,所以聘請王靜子的母親到家中幫忙,那一年王靜子已經公學校六年級,而中村典玉才小學校四年級,足足小她兩歲之多,但兩個人常常玩在一起,中村典玉雖然比靜子小,但卻總是像哥哥般呵護照顧她,日本囝仔歧視台灣囝仔的場景從未出現過,講到這裡,靜子阿媽的眼眶含著淚光(王靜子大女兒轉述),因為那種情感就跟親手足一樣濃厚深刻。到了二戰末期,嘉義常常發生空襲,王靜子的母親為中村典玉與王靜子縫製兩人的空襲標示章,當中村典玉將專屬她的空襲標示章拿給王靜子時,王靜子忍不住哽咽落淚,因為中村典玉對她說:「不要怕,弟弟會保護你的,空襲時你記得拉著我的手跟我走。」這一句話讓當時的王靜子感到恐懼,瞬間體悟到戰爭的殘酷可怕。有一次空襲王靜子跑錯方向,中村典玉竟背著媽媽偷偷回頭去拉王靜子回來,不久後王靜子看著天上的轟炸機劃過天際,往剛剛的方向投下許多燒夷彈,頓時火舌四竄,方才所經之處立即被火海吞噬,王靜子這才意識到自己剛剛跟死神擦身而過(王靜子大女兒轉述)。在躲空襲的二年多時間裡,中村典玉的存在成為王靜子最大的精神支柱,而這份情誼也在患難與共的革命情誼中逐漸超越了友情與親情。日本戰敗後,兩人被迫分隔兩地,「他」就像一般的灣生一樣,曾飛來台灣尋根,而「她」也因思念的情懷,飛往日本相聚,且這60-70年間兩個人的越洋電話與賀年卡從未間斷,直到2014年初,中村典玉的兒子來電告知父親因病過世,靜子阿媽忍著傷悲直到2015年5月也因病過世(王靜子二兒子轉述)。據王靜子的女兒說:媽媽其實長年有氣喘,又加上心臟不好,但是她都堅強的活著,因為一直希望再有機會能見到中村典玉這位弟弟一面。或許這就是支撐王靜子努力生活的動力與信念。或許你可能會好奇靜子阿媽的丈夫是否會誤會或吃醋呢?其實靜子阿媽的丈夫都了解內情,知道中村典玉是阿媽的救命恩人,因為她的丈夫是中村典玉小學校高等科少年團(童子軍)的學長,兩個人也相識,甚至王靜子與她老公結為連理也是中村典玉促成的(王靜子大女兒轉述),所以中村典玉是他們兩個人的好朋友,甚至是恩人。

---

3.2  嘉義市第一所女子公學校的誕生

一、嘉義女子公學校時期之圖像(1917-1933)

嘉義女子公學校創立於大正6年(1917)4月1日,由當時嘉義公學校(現今嘉義市崇文國小)撥出全部的女囝仔,共六班計232人(均為臺籍生),首任校長為日籍江口保先生(白川公學校,1938)。因當時嘉義女子公學校校舍尚未完竣,所以仍在嘉義公學校校內上課(臺灣日日新報,1917年4月12日),直到大正7年(1918)年8月21日遷入新校舍(現今嘉義市崇文國小地址),此時由於就學囝仔驟增,大正8年(1919)年4月1日將原本嘉義公學校改制為嘉義第一公學校,並另創設嘉義第二公學校。但因為當時校園前面的大河溝附近夏天雜草叢生(舊地名稱過溝仔),地勢低漥,為一片荒野之地,基於女學生上下課的安全考量及方便性,決定與嘉義第一公學校校方協商交換校地(臺灣日日新報,1917年8月21日),所以在大正9年(1920)年3月25日又遷回嘉義第一公學校舊址(現今已搬遷的興中派出所舊址對角「丸茂百貨店」地址,為現今嘉義文化路郵局後面的建築物,業已再度重建)。例如就讀嘉義女子公學校改稱為白川公學校第一屆的學生張茂鐘,回憶起他被學姐欺負的的情況就明確的指出嘉義女子公學校的位置:
---

我1925年出生於嘉義市,早年進入白川公學校就讀,該校前身為嘉義市女子國民學校(校址為今之文化路郵政總局)。由於我是學校改制後招收的第一屆男學生,因此常受到高年級學姐的欺負(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頁101)。

---

而嘉義女子公學校校園中有許多活動,例如有學藝展覽會、體育會、音樂會,甚至有囝仔最喜愛的修學旅行。大正12年(1923)3月26日上午11時前,舉辦卒業證書授與典禮,午後1時起到隔日的時間,舉辦成學藝品展覽,作品中造花刺繡受到熱烈歡迎(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23年3月30日)。又昭和3年(1928)11月3日,嘉義女子公學校訂於明治節儀式慶祝完後,在學校內進行體育會,屆時將舉辦一系列約計17種的運動競技(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28年11月2日)。再者,隔年該校訂於2月12日午後,在校內舉辦第二屆的學生音樂會(臺灣日日新報,1929年2月11日)。緊接著登場的就是囝仔最喜愛的修學旅行,昭和4年(1929)12月2日,嘉義女子公學校6年級生等100名,由江藤校長率領3名教員前往臺中、豐原、新竹、臺北及基隆等地進行5日的修學旅行(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29年11月25日),校園中的活動可說是多采多姿。二、白川公學校與白川國民學校時期之圖像(1933-1945)

昭和8年(1933)3月28日將「嘉義女子」四個字更換,改稱為白川公學校,並於同年8月25日遷入現址(西區華明里成功街15號)(嘉義市大同國民小學,2004),又緊接著,同年9月白川公學校在白川町的新校區工事竣工,定於當日在講堂內舉辦落成典禮,會後再舉辦校內的家長會,並前往嘉義公會堂參加慶祝宴席(臺灣日日新報,1933年8月31日)。但校園中的活動並不因為改稱為白川公學校後而取消,如昭和8年(1933)6月1日下午7時,在白川公學校開設國語講習所並教授課程,當日河野教育課長及市內各公學校教員會全部列席觀摩(臺灣日日新報,1933年6月2日)。昭和14年(1939)2月19日下午1時至7時半,在校園中舉辦全校性的兒童音樂會(臺灣日日新報,1939年2月20日)。又同年11月18日下午1時,在校園中舉辦第四屆的運動會(臺灣日日新報,1939年11月17日),校園活動可說是不勝枚舉。白川公學校更曾在昭和13年(1938)出版了《白川公學校開校二十周年記念誌》乙書,記載了創校20周年來從嘉義女子公學校轉變到白川公學校之間,校園發生的重要事蹟,如運動會實況、畢業生感言或是畢業生名冊等等,當中更紀錄了許多豐富精彩的嘉義女子公學校(白川公學校)的珍貴照片(白川公學校,1938),而更可從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提供的「臺南州嘉義白川公學校校舍增築工事設計圖」、「嘉義白川公學校校舍增築工事設計圖」與「嘉義白川公學校配地圖」得知當時白川公學校的教室與校舍建築型態與學校教室在校園坐落的位置與座標。最後,因臺灣島內施行皇民化的政策,加上昭和16年(1941)2月29日發佈之〈國民教育令〉,成為公學校教師檢定制度的重要分水嶺,接著3月26日以勅令第255號修正〈臺灣教育令〉,將臺灣的初等教育一律改為「國民學校」實施,並在同年4月1日實施〈國民學校令〉(佐藤源治,1943),嘉義女子公學校也於昭和16年(1941)4月1日改制為白川國民學校,此時南洋戰事已經如火如荼的開打,理所當然的要求學生營造出共赴國難的精神,白川國民學校高等科一年級的兩位學生,林昭彥、梅村嘉永兩人寫信給前方的皇軍戰士鼓舞他們,並致贈慰問袋及慰問金給前線的皇軍,一共捐納了56圓的國防獻金(臺灣日日新報,1942年10月9日)。日本戰敗後,直到光復初期,原本白川町的白川國民學校的故事就此畫下句點,其後改為大同國民學校,自此學校名稱即沿用「大同」二字為校名至今,僅學校之稱謂隨時代變遷而略有更動。

§知識小學堂§

少年團的性質就是現今的童子軍,日治時期嘉義市內的玉川公學校、東門公學校、白川公學校及北社尾公學校等四所公學校中只有三所成立少年團,分別是東門公學校於年昭和6年(1932)9月1日成立春日少年團、玉川公學校於昭和6年(1932)10月1日成立玉川少年團、白川公學校於昭和8年(1934)10月16日成立白川少年團。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326452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94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預計 2024/06/15 出貨 購買後進貨 
;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