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從鬱金香到比特幣的泡沫狂歡

歌林Kolin 定時涼風大廈扇

歌林Kolin 定時涼風大廈扇

涼夏舒適節能提升冷扇效果!

  • ※ 本商品不列入大咖方案累消回饋計算

內容簡介

速讀橫跨四世紀的投機和商品期貨市場!
鉅虧與暴富的循環,比股票市場更古老的交易領域!
凡是能貨幣化的東西,就會有對賭漲跌的投機神話──
大通膨週期裡,人們必須溫習的一本金融史書。


收錄原油、貴金屬、農作物、加密貨幣的交易常識,
一窺商品炒家與大型機構交易員的預期與意料之外……

從「荷蘭鬱金香狂熱」到今天的比特幣等重大財經市場商品的迷人觀察。本書涵蓋了如「白銀星期四」和亨特兄弟及許多投資機構的厄運;見證銅、黃金、稀土、能源金屬和比特幣,在一年內上百倍的漲跌幅。

商品市場的定價往往處於歷史與地緣等大趨勢的十字路口上,緊急的事件與人為的炒作往往使其高度偏離實際交易的價格。本書通過研究和學習這個市場的災難及狂歡,了解一個比股票市場更為驚人的投機場域,也從中見證了政治、經濟與天候對重要資源世界的金融化效應。

本書特色

★從17世紀的鬱金香瘋狂到今天的比特幣,本書涵蓋了商品市場(commodities market)歷史上最大型、最多錢、最有趣的時間。作者結合了真實市場事件以及知名商人的私人經歷,不論是獲得還是失去了一大財富,都在這本書中呈現給讀者。
 
★從「銀色星期四」(1980年代美國白銀市場的重要事件)以及亨氏兄弟的操作、到大型機構交易員的慘烈厄運、剛果以及銅的市場、黃金、能源金屬到比特幣(從1000美元的價值一路升到2萬美元的價格),這一切都將在本書中一一敘述。商品市場所投資的是大潮流,比如人口統計、氣候變化、電子化及數位化。所以商品市場作為投資未來,一定持續會是熱門的話題;而大好機會背後的大風險也是本書各個狂歡故事的背後教誨,在這個高度炒作的市場中,人類不斷地重複貪婪與破產的循環規律。儘管有這麼多的泡沫歷史──然而,總有新的商品成為投資新聞中的新寵,這慘烈的軌跡也是現代金融值得紀錄的瘋狂一頁。

★了解龐大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的交易規格及歷史,重要的交易標的物包括:
鬱金香狂熱──史上最大泡沫
鑽石──全世界最硬貨幣的崩盤
天然氣、可可──驚人的交易幕後
黃金與白銀──金本位制的終結之後
原油──地緣大事件的投機
糖、小麥與稻米──與天對賭的農產品
棉花──「白色的金子」
釹、鏑和鑭──稀土狂潮
加密貨幣──橫空出世

 

作者

托爾斯登.丹寧(TORSTEN DENNIN

經濟學教授,也是柏林金融、創新與數位化學院(Berlin Institute of Finance, Innovation and Digitalization)的成員。

丹寧博士是15年經驗的專業商品市場與天然資源股票投資專家,也是AM瑞士的資產管理主任,及林克斯資本(Lynkeus Capital)的創辦人兼執行長,這間位於瑞士楚的投資公司專注於大宗商品與天然資源。丹寧博士的職業生涯始於2003年在位於法蘭克福的德意志銀行內從事資產與財富管理工作。他負責兩個商品基金的投資決策,以及多個授權商品策略,總計管理資產達5億美元。

從2010到2013年,他擔任艾特拉AG/VCH投資公司的天然資源部共同主管,包括VCH商品阿爾法和VCH專家天然資源股權基金的投資策略。從2013到2017年,丹寧博士接手位於瑞士楚格的提貝利斯資產管理AG的投資組合管理與研究主管一職。除了分析大宗商品市場和天然資洚股權外,他也負責所有大宗商品投資策略,包括提貝利斯商品阿爾法和提貝利斯積極商品基金,管理總計8億美元資產。

丹寧博士於德國科隆大學和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研讀經濟學。2009年時,丹寧博士取得熊彼得商業與經濟學院博士學位。

他居住在瑞士,有兩本著作,經常受媒體邀請評論商品市場。歡迎讀者透過LinkedIn聯絡。

譯者簡介

呂佩憶

加州州立大學富勒頓分校口語傳播碩士,專職英法文翻譯,領有多張金融證照,曾任財經新聞編譯、券商研究報告翻譯、字幕翻譯。譯有《公事包裡不要放衛生紙》等商管書籍,以及多部歐美電影、電視影集和紀錄片。

譯文賜教:misslupeiyi@gmail.com

目錄

推薦序 大宗商品的繁華起落
瑞士資源資本執行長 尤申.斯泰格

推薦序 區塊鏈與比特幣
布洛索利德營運長 湯瑪士.雷梅特

前言

1 鬱金香狂熱:史上最大泡沫(1637年)
17世紀的荷蘭,鬱金香成為富裕的新上層階級的地位象徵。以黃金來秤重的球莖保證金交易,讓保守的商人變成魯莽的賭徒,賭上他們的房子和財富。泡沫在1637年時破滅。

2 堂島米會所與「相場之神」(1750年)
18世紀時,稻米期貨合約被引進日本的堂島米會所。商人本間宗久因為對市場的眼光精準而贏得「相場之神」的封號,而他也成為日本最富有的人。

3 加州淘金熱(1849年)
淘金熱!光是1849年一年,就有約十萬人受到驚人的財富吸引而湧入加州。隔年加州產出的黃金價值超越了美國聯邦總預算。因為擁有這個寶藏,加州於1850年成為合眾國的第31個州。

4 小麥:老赫的發財手段(1866年)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成立於1848年,綽號「老赫」的班傑明.赫奇森後來因為成功地壟斷小麥市場而聲名大噪,短暫地控制整個市場並獲利數百萬。

5 洛克斐勒與標準石油(1870年)
美國內戰觸發第一次石油榮景。這段期間,約翰.洛克斐勒成立了標準石油公司。在幾年內透過積極的商業策略,從生產和處理到運送和物流,他主導了整個石油市場。

6 小麥:芝加哥大火(1872年)
1871年10月的芝加哥大火對該市造成嚴重的破壞,且有超過十萬人無家可歸。小麥的倉儲容量也大大減少。交易員約翰.萊恩認為這是大賺一筆的機會。

7 原油:點石成金的亞里.歐納西斯(1956年)
上流社會的指標亞里斯多德.歐納西斯似乎有點石成金的能力。這個原本沒沒無聞的小人物,打造了世界最大的貨物和石油船隊,並透過建造超級油輪和原油運輸賺進龐大的財富。歐納西斯和沙烏地皇室家族簽訂獨家契約,而他也是蘇伊士運河衝突的贏家之一。

8 大豆:紐澤西的捉迷藏(1963年)
大豆油引爆了美國1963年的信貸危機。原本壟斷大豆市場的企業最後以混亂作收,令許多企業陷入破產,並導致1億5千萬美元的損失(換算成現值約12億美元)。其中受害者包括美國運通、美國銀行和大通曼哈頓銀行。

9 小麥:俄羅斯的熊餓了(1972年)
蘇聯開始大量買進美國小麥,當地的價格上漲了三倍。結果,李察.丹尼斯在大宗商品交易界開啟了突破性的事業。

10 金本位制的終結(1973年)
黃金和白銀數世紀以來一直被視為法定貨幣,但是到了19世紀晚期,白銀逐漸失去貨幣的功能。黃金則維持貨幣的地位,直到1973年的布萊頓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的終結。由於目前主權國家的債臺高築,令許多投資人開始考慮投資貴金屬。

11 1970年代石油危機!(1973年和1979年)
1970年代時,世界必須解決1973年和1979年的全球性石油危機。中東地區將原油當成政治武器,而工業化國家原本不擔心對能源的依賴度愈來愈高以及供給的安全性,結果經濟陷入一片混亂。

12 鑽石:全世界最硬貨幣的崩盤(1979年)
雖然需要個別評估價格,鑽石價格長期以來維持穩定的趨勢。然而,壟斷者戴比爾斯在1979年失去鑽石市場的控制;「投資用鑽石」的價值重挫90%。

13 「白銀星期四」以及杭特兄弟的沒落
尼爾森.邦克.杭特與威廉.赫柏特.杭特兄弟於1980年試圖壟斷銀市,結果慘敗。1980年3月27日,後來被稱為「白銀星期四」,銀價在一天內重挫三分之一。

14 原油:不用血換油?
中東的權力政治: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面對由美國率領的西方國家聯合軍隊,伊拉克必須退出科威特。在撤退時,伊拉克部隊在科威特油田放火。油價在三個月內漲逾一倍,從不到20美元漲到40美元。

15 德國金屬公司末日(1993年)
原油期貨讓德國金屬公司陷入無法償債的地步,差點造成二戰以來德國最嚴重的企業倒閉。執行長海恩茲.施梅布許於1993年造成逾十億美元的虧損。

16 銀:三位智者
華倫.巴菲特、比爾.蓋茲和喬治.索羅斯在1990年代展現對銀市的興趣,投資於尖端銀礦、泛美銀業和實體白銀。這是白銀和銀礦開採的對決。誰會領先,誰會落後?

 

(節錄)

序/導讀

前言

「商品價格絕對不會跌到零…你不是買一張紙告訴你,你所持有的公司無形的一部份有一天會破產。」—商品投資大師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

2000年初時,商品投資蔚為流行,因為銀行和其他金融仲介機構將投資原油、黃金、白銀、銅、小麥、玉米或糖宣傳成「投資主題」,而且是一種「新的」資產類別。最初可投資的商品指數有兩個,分別是標準普爾高盛商品指數(S&P Goldman Sachs Commodity Index)和道瓊美國國際集團商品指數(Dow Jones AIG Commodity Index),這些都是在1990年代初期時開發的指數,但從2000年開始,所有大型投資銀行都要提供自己的商品指數和指數概念。

這樣的發展為機構投資人和富裕的個人,開啟了全新又有吸引力的資產類別。我們在加密貨幣世界中又看到相同的發展,為大眾創造奇特、全新且可投資的資產類別。

從2000年開始就很明顯的中國經濟快速成長,是大宗商品榮景的主要因素,當時「世界的工廠」對原物料發展出龐大的需求。鐵礦砂、煤炭、銅、鋁和鋅的進口大增,使中國成為全球需求的主導性因素。中國經濟大幅成長令商品價格飆升。中國就像一部龐大的吸塵器,把所有能源、金屬和農作物全都一掃而空,而且因為供應成長趕不上需求的增加,使得價格持續攀升。

雷曼兄弟倒閉和金融危機惡化,至少在短期內減輕了價格上漲的壓力。原油從2008年夏季的高點每桶150美元崩盤,到了2009年春季時跌到不到40美元。那一年價格再度回升至80美元。

工業用金屬也受惠於經濟復甦。金融危機的餘波和對於公共債務攀升還有對金融體系穩定性的憂慮,投資人對黃金的興趣大幅上升。2009年的歐洲債務危機逼近,黃金價格首次超越1,000美元,到了2011年一度漲破每金衡盎司1,900美元。

外國農產品例如糖、咖啡和可可也在2009年經歷大漲,因為「農貨膨脹」(agflation,農產品通膨)的陰影又回來,嚇壞了市場。但是2008到2009年金融崩盤後的市場復甦並不具有持續性。緩慢的成長、槓桿大增以及中國經濟成長減緩,加劇了原物料供給的嚴重失衡。

供給過剩導致原油價格於2016年初時重挫跌回26美元。但後來商品市場又復甦,2016年是五年來首次全年價格止跌回升。

商品市場與加密貨幣——基本概念

大宗商品是任何標準化的原始或初級經濟產品。美國有組織的商品交易可追溯至將近200年前,但是商品交易的歷史其實更久遠。可追溯至幾千年前,例如古代蘇美文明、希臘和羅馬時期。相較於商品的交易,交易公司部分所有權的股票市場歷史就短得多了。

1602年時,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歐洲的阿姆斯特丹交易所,正式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公開上市的公司。美國第一個大型股票交易所是紐約股票交易所,於1792年在紐約市華爾街成立。

商品可以分為能源、金屬、農產品、牲口和肉類。也可以區分為需要開採才能得到的硬商品,例如金屬和石油,以及透過種植而得的軟商品,例如小麥、玉米、棉花或糖。

目前為止最重要的商品類別是原油及其副產品,例如汽油、燃油、噴射燃油或柴油。全世界每天消耗超過1億桶原油,市值高達每天60億美元,每年2.2兆美元!四分之三的原油會進入運輸產業,用於燃料車、貨車、飛機和船隻。

金屬市場通常分為基本金屬和貴金屬。以公噸來計算,鐵礦砂是最大的金屬市場,全球開發的鐵礦砂超過220萬公噸。全球將近三分之二鐵礦砂出口至中國;也就是10億公噸!另一方面,以每公噸70美元計算,鐵礦砂的市場價值其實相當小。

以美元來計算,最大的金屬市場是黃金。每年開採量約為3,500公噸,相當於1.4億美元。已開採出來的黃金總量估計約為19萬公噸;因此黃金的實體市場將近8兆美元。以價值來計算,銅、鋁和鋅排名第二,其他貴金屬,例如白銀、白金或鈀金的市場則相當小。

農產品和牲口市場中,最大的市場是小麥和玉米等穀物,還有油類種籽,例如黃豆,還有糖。

比特幣於2009年1月發行,是第一種加密貨幣。此後已發明出超過四千種替代幣(alternative coins,altcoin)。加密貨幣價值網站coinmarketcap.com每天追蹤約兩千種加密貨幣的價格。在2018年歷經嚴重的價格修正後,所有加密貨幣的總市值跌到剩下不到2,000億美元。

比特幣仍是最主要的加密貨幣,市值將近700億美元,市占率為40%。其次交易量最大的五種加密貨幣分別是瑞波幣、乙太幣、恆星幣、比特幣現金和萊特幣。這五種加密貨幣總計市值300億美元,不到比特幣的一半。

有組織的商品交易本身的歷史比股票市場還要久,在過去數十年來因為價格劇烈波動使得許多人都忽略了這個事實。舉例來說,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hicago Board of Trade,CBOT)成立於1848年,提供一個平台以交易農產品,例如小麥和玉米。但是商品的交易與投機買賣的歷史更久。西元前4000年,蘇美人用陶土代幣決定未來交付動物(例如山羊)的時間、日期和數量,就像現代商品期貨合約一樣。


古希臘農民出售未來交付的橄欖,古羅馬的記錄顯示,小麥是以未來交付的方式來進行買賣。羅馬交易商針對北非的農作物進行避險,以保障價格意外上漲的風險。

商品與加密貨幣的交易歷史既精彩又具有知識性,而我的目標是將過去到現在最重要的幾個事件,藉由本書介紹給讀者。有些是精彩的興衰故事;有些則是交易獲利的故事。全都值得關注。

本書前六章介紹17到19世紀的重大事件。1600年代的荷蘭鬱金香熱被認為是史上第一個有記錄的市場崩盤,至今仍是大學授課的主題。18世紀的稻米財富在日本,在創造財富的過程中還發明了至今仍被金融業使用的蠟燭圖。

1800年代,洛克斐勒的策略以及標準石油的興起,標誌著石油年代的開始。幾乎是同時在美國的中西部,兩個男人想要靠著炒作小麥市場累積財富,而在加州則是爆發淘金熱潮,也帶來了重大的後果。

20世紀的商品交易事件,比較像是商業史的名人介紹:亞里斯多德.歐納西斯、華倫.巴菲特、比爾.蓋茲和喬治.索羅斯,都只是一些重要的市場參與者。與此同時,原油的重要性也愈來愈高。

商品市場在1970年代出現重要的榮景。由於小麥收成欠佳,蘇聯就向美國收購農產品,推升原本就已經在上漲趨勢中的小麥、玉米和大豆價格。1973和1979年兩次石油危機導致原油價格大漲,改變了現今世界秩序,這麼說並不過份;1990年的波斯灣戰爭部分來說是為了逆轉情勢。這段期間,油價上漲一倍。間接受害的是德國企業聯合,德國金屬公司因為原油交易失誤導致最後無法償債。

隔年的榮景則是黃金、白銀和鑽石,隨後價格崩盤,而杭特兄弟則是因為白銀價格崩跌失去了石油帶來的家族財富。華倫.巴菲特、比爾.蓋茲和喬治.索羅斯,後來紛紛投資白銀市場。在波羅洲的叢林裡發生史上最大黃金騙局,導致加拿大礦業公司Bre-X破產。另一次重大的炒作是在1996年,日本交易員濱中泰男炒作銅市。同樣的情形在將近十年後,中國的銅交易員劉其兵又再做了一次,這也顯示了經濟實力正從日本逐漸轉至中國。

2000年以後新興的商品榮景吸引其他投機者,也帶來了其他的興衰事件。阿瑪蘭斯顧問公司因為投資天然氣,而在短短幾周內虧損60億美元而倒閉,成為全世界的新聞頭條。

天氣通常扮演重要的角色。卡翠娜颶風為紐奧良帶來的洪水,導致倫敦鋅價飆漲,因為倫敦金屬交易所授權的絕大部分存放鋅的倉庫都在此,而且因洪水而無法前往取的庫存。2006年大西洋颶風季頻繁,導致油價因為墨西哥灣的鑽油平台損壞而上漲,但也推升柳橙汁濃縮液價格上漲至新高。

「千禧年旱災」威脅澳洲,導致全球小麥價格飆上歷史新高。幾年後,印度發生旱災推升糖價至30年高點。在此之前不久,熱帶氣旋納吉斯襲擊亞洲,導致嚴重的災難。稻米必須配給,造成許多國家的動盪。

這些改變命運的事件通常不同於涉及大量金錢的人為炒作。舉例來說,交易商艾文.杜利因小麥期貨而虧損逾1億美元,幾周前,法國興業銀行的交易員傑宏.科維耶導致銀行虧損數十億美元的事件才剛登上全球新聞頭條。2011年,有「石油大王」之稱的馬克.瑞奇大賺一筆:嘉能可慶祝首次公開發行新股,將執行長艾文.格拉森柏格推向瑞士十大首富之一。

新的十年剛開始,商品市場流行的主題轉換到稀土,例如釹和鏑,然後是「能源金屬」,如鋰和鈷,這些都是對儲存能源和未來電動運輸的必要金屬。自2009年開始,區塊鏈和比特幣就吸引交易者的目光。2017年,紐約商品交易所引進可交易貨幣期貨,加密貨幣現在已成了一種商品。

比特幣在2017年初時的價格不到1,000美元,一度漲到20,000美元;然後加密貨幣在2018年第一周崩盤暴跌80%。在人類最嚴重的金融泡沫史中,鬱金香熱居所有泡沫龍頭寶座長達400年後,被比特幣擠到第二名。

本書的章節是以金融史上第二大和最大金融泡沫為開頭和結尾:鬱金香和比特幣。中間共有400年來40個重大商品市場事件,伴隨著極端價格波動和各自不同的結果,這些事件都顯示著每一個市場都受到供給與需求或其他外部因素造成的榮枯周期所影響。

不論是白金生產大國南非、忽然降霜影響著咖啡或柳橙收成、動盪波及象牙海岸的可可價格、智利礦工罷工推升銅價,以及因為金融問題造成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的波動,全都受到景氣榮枯周期的影響。

大宗商品和加密貨幣市場正在投資大趨勢的十字路口,就像人口轉型、氣候變遷、電器化和數位化一樣。投資大宗商品、區塊鏈及其應用仍將是一場刺激的旅程。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57968973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36
    • 商品規格
    • 15*21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閱讀方式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方式

電子書 金石堂
  •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將儲存於會員中心→我的交易紀錄「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 最佳瀏覽載體: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電子書 Readmoo
  •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請至會員中心→我的交易紀錄「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商品不列入大咖方案累消回饋計算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