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0607_畢業季

家在何處?:美國華人小說中的雙重他者性與文化身分認同

固定
版型

歌林Kolin 定時涼風大廈扇

歌林Kolin 定時涼風大廈扇

涼夏舒適節能提升冷扇效果!

  • 分類:
    電子書文學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呂曉琳 追蹤
  • 出版社: 秀威出版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0/08/18
  • ※ 本商品不列入大咖方案累消回饋計算

內容簡介

「美國華人小說作家起初也曾執著糾結自己到底家在何處,但在歲月的更迭、人生的淬鍊中從不放棄對人性的永恆追求,一步步實現從離散者到世界公民的轉換,經歷東西方兩種不同文化的衝擊與融合,在第三空間建構起多元文化中想像的共同體……」──呂曉琳

本書通過對美國近期移居派華人作家所創作的華文小說作品與華人英文小說作品進行對照分析,選取華人華文代表作家查建英、嚴歌苓、艾米和華人英文代表作家哈金、閔安琪、李翊雲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結合小說文本中所體現出的種種少數族裔話語、女性主義話語、創傷敘事話語以及東方主義話語進行論述。書中經由文本分析,仔細探討處於身分困境的華人移民在面對複雜的思鄉情緒、不斷挑戰與顛覆西方霸權話語的同時,如何能相對更好地發出自己的聲音、完成獨特文化身分認同的自我建構──即21世紀新型跨國移居者獨有的移動式動態身分認同。

作者

呂曉琳

分別在中國重慶大學(Chongqing University)和韓國釜山國立大學(Pusan National University)獲得文學碩士學位和文學博士學位。2008年至2015年任教於韓國巨濟大學商務中文系,後辭去教職,旅居美國德克薩斯州休士頓市。目前再次回到韓國,擔任韓國釜山國立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美國華人小說創作概況與研究意義】
第一節 選題目的與研究價值
第二節 概念界定與創作沿襲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篇章結構

【第二章 華人文學研究變遷與發展前景】
第一節 華人華文文學與華人英文文學
第二節 從離散到後殖民,再從「反離散」到「包括在外」
第三節 美國華人文學研究展望:前路在何方

【第三章 美國華人小說中的雙重他者性】
第一節 雙重他者性與少數族裔話語
第二節 雙重他者性與女性主義話語
第三節 雙重他者性及創傷敘事話語
第四節 雙重他者性及東方主義話語

【第四章 美國華人小說中文化身分認同的解讀】
第一節 混雜:文化夾縫中的選擇性同化
第二節 排斥:與主流文化的文化對抗
第三節 中和:多樣的文化身分認同
第四節 延續:多元文化中想像的共同體

【第五章 美國華人小說創作與研究的啟示】

參考文獻

序/導讀

〈序言〉

全球化時代的一個主要特徵是跨國移居者浪潮的出現。對跨國移居者文學的研究也隨之展開並逐漸加以深化,成為當代文化與文學理論界不容忽視的課題。美國是全世界移民人口最多的國家,華人的跨國移居經歷是美國華人小說作品的重要主題之一。文學界對美國華人小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即對美國華人華文小說的研究與美國華人英文小說的研究。美國華人小說研究不僅著眼於出發地文化與移居地文化之間的各種矛盾衝突與融合,更重視對其作為全新人類社群的個性特徵分析。

本書以美國近期移居派華人作家所創作的小說為中心。近期移居派華人華文小說作品將華語受眾群體視為預設讀者,這就決定了華人華文作家大都描寫的是對自我命運、歷史文化、身分認同等主題的思考,即使有的作家創作成果豐碩,在中國大陸、港澳臺及世界華語圈享有廣泛聲譽,但鑑於語言或意識形態方面的特殊性,除了通過翻譯成英文介紹給讀者,華人華文作品很少能被英語圈讀者所熟知,華人華文作家縱然關心其作品是否能在美國以及世界圖書出版市場占有一席之地,這種關心也僅能侷限於譯者實力、譯作出版等外在因素。近期移居派華人英文小說作品將英文讀者視為預設讀者,作家除了對他們出發地歷史文化、故國回望主題描寫的同時,還須兼顧滿足英語圈讀者的喜好需求與讀者期待,為了能夠得到英語圈讀者群的認可,從籌畫創作到出版發行、市場運作,都必須考慮受眾群體的接受能力以及喜好趨向。而英語圈評論界除了關注他們作品中東方化的異域特徵外,對作品語言和作品本身的評價卻並不多見。這些華人英文作家即使在國際文壇頻頻獲獎,也難以得到華語圈讀者的問津。

華人移民群體經受白人主流社會壓迫與排斥,飽受各種歧視,是在夾縫中謀求生存的邊緣群體,經過一系列的身分認同掙扎,不斷在他者社會尋求自我,建構自己獨特的身分價值。本書通過對美國近期移居派華人作家所創作的華文小說作品與華人英文小說作品進行對照分析,選取華人華文代表作家查建英、嚴歌苓、艾米和華人英文代表作家哈金、閔安琪、李翊雲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結合小說文本中所體現出的種種少數族裔話語、女性主義話語、創傷敘事話語以及東方主義話語進行論述。華人華文小說在敘述美國移民故事時,敢於大膽鮮明地描寫種族與性別被雙重邊緣化的華裔女性,堅決澈底地挑戰父權、夫權與男權社會壓制;而面對種族與階級他者化,華人英文小說對女性不平等的描述則淺顯隱晦,盡力虛化。使用英文書寫的創傷敘事主題作品,不必顧及政治氣氛的影響,作者更能直抒胸臆,但為了取悅西方讀者,不得不賣弄東方元素。若用中文書寫,在大陸出版,只能刪減敏感題材與內容;港臺以及其他國家出版,作家的創作自由度則要靈活許多。華人華文小說較少涉及東方主義話語元素,更多關注人性本身的體驗與如何化解身分認同危機;華人英文小說中大都會出現負面的、迎合西方世界想像的東方主義意象,這種描寫難逃販賣詆毀東方文化之嫌,但從另一角度來看,也有正視揭露社會陰暗面的積極作用。

華人華文作家徘徊於移居國主流社會與文化之外,作品語言上的特殊性使其很難引起移居國讀者的關注,在創作上始終難以擺脫邊緣化的位置。華人英文作家相對不存在語言交流方面的障礙,但他們的身分認同困惑,要比華人華文作家強烈得多。即使在移居國已有所成就,漂泊無根的狀態使他們與美國主流社會之間不得不保持一定的距離。華人英文作家的創作主題大都涉及出發地國家政治大環境所不接受的部分,使他們在出發地文化中也變成了疏離的他者。中國故事與美國思維方式的組合使得華人英文作家不得不面對雙重他者身分的尷尬。書中提出經歷混雜、排斥、中和、延續這四種方式,使處於身分困境的華人移民在面對複雜的思鄉情緒、不斷挑戰與顛覆西方霸權話語的同時,如何能相對更好地發出自己的聲音,尋求自己新的社會定位與身分認同,逐漸在主流社會得到認可與接納,實現從離散者到世界公民的轉換,經歷東西方兩種不同文化的衝擊與融合,最終在第三空間構築多元文化中「想像的共同體」,完成獨特文化身分認同的自我建構,即21世紀新型跨國移居者獨有的移動式動態身分認同。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3268277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36
    • 商品規格
    • 14.8*21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閱讀方式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方式

電子書 金石堂
  •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將儲存於會員中心→我的交易紀錄「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 最佳瀏覽載體: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電子書 Readmoo
  •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請至會員中心→我的交易紀錄「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商品不列入大咖方案累消回饋計算
;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