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口水龍和他的小夥伴4:爸爸為什麼不回家

忍者兔恐龍車積木拼拼樂

忍者兔恐龍車積木拼拼樂

親子同樂,小手捏創意,玩出想像力

精裝 電子書
Readmoo
  • 分類:
    電子書童書/青少年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管家琪 追蹤
  • 出版社: 大好文化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1/04/29
  • ※ 本商品不列入大咖方案累消回饋計算

內容簡介

〜暢銷300萬冊童書大王管家琪,專為親子創作兒童期常見壓力共讀繪本〜
《口水龍和他的小夥伴4:爸爸為什麼不回家》
孩子會為父母操心?你知道嗎?


孩子的世界,父母懂!孩子的壓力,自己解!
為千萬家庭量身打造,全方位幫助兒童成長!

化解小人兒的壓力!
在學齡前的黃金期,培養應對壓力的能力

有人說,在一個家庭中,一個「男人」最重要的事,就是善待孩子的「媽媽」,總之,就是兩個大人應該相親相愛,否則孩子就會很操心、壓力很大,還會胡思亂想……《口水龍和他的小夥伴4:爸爸為什麼不回家》,探討的就是孩子這方面的心事。

書中特別規劃三大單元:
-兒童心理諮商專家與教育學者的專業建議。
-家長聊天室,分享親子減壓妙方。
-親子溝通心智圖,解讀孩子行為背後的意義。
多元與精彩內容,希望更能給成年人很好的啟發。

最好的早教就是尊重,最好的早教方式就是說故事。管家琪面對小人兒成長的壓力,創作了一系列生活化的童話繪本,彷佛進入小小孩的內心世界,用風趣的方式,表達小小孩心中真實的感受,希望在親子共讀之中,一方面提醒大朋友要注意孩子們所面臨的壓力,另一方面也希望讓孩子在角色扮演中,適當的抒發自己的壓力,俾能身心健康的成長。

~《口水龍和他的小夥伴》親子共讀·情緒與壓力系列六冊簡介~
讓口水龍和他的小夥伴,陪著孩子快樂成長

童書大王管家琪《口水龍和他的小夥伴》系列,講述口水龍和他的小夥伴在成長過程中所遭遇的家庭、學校、社會等環境中的各種成長問題,是一套針對3~6歲兒童和家長設計的圖畫書。

本系列共6冊,以「不可忽視的兒童期壓力」為主題,結合親子教育和有趣的童話故事,幫助孩子從小培養應對壓力的能力,在壓力中健康地成長。
1《奇怪的小傢伙》:不可避免的改變對家長和孩子的影響。孩子爭寵?其實他是在尋求愛和安全感。
2《火山探測器》:父母的壞脾氣對孩子的影響。控制你的壞脾氣!否則會把孩子嚇跑。
3《小紅車》:「強制分享」與「不分享」的戰爭。分享不能靠強制,尊重孩子意願最重要。
4《爸爸為什麼不回家》:你知道孩子在擔心什麼?大人想過嗎?孩子眼中「忙碌的爸爸」是什麼模樣?
5《新同學》:接納與融入,對雙方來說都是挑戰。無法融入新朋友?多點時間和耐心。
6《釣貓比賽》:只允許自己當贏家的兩種孩子。有過分好勝的父母,才有只能贏不能輸的孩子。

作者

管家琪

1960年出生在台灣台北,祖籍江蘇鹽城。輔大歷史系畢業。
一個資深媽媽,兩個兒子都長大啦。
一個也算有一點資深的兒童文學作家,專職寫作30年。在專職寫作之前做過《民生報》記者七年。

在台灣出版的童書包括原創、翻譯、改寫以及作文教學書籍的編寫逾400冊,在大陸近200冊,在香港和馬來西亞也都有幾十冊的作品出版。
曾獲金鼎獎、中華兒童文學獎、德國法蘭克福書展最佳童書獎等等。
經常至華文地區與中小學生交流閱讀與寫作,以及帶作文營,廣受好評。
也經常與各地家長交流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了解家長的需求。

繪者簡介
盧一鋒、鄒然、櫻葵


當我們在繪製《口水龍和他的小夥伴》系列故事時,如何呈現小小人兒的成長期所面對的各項壓力,成為最大的挑戰。如今這六本繪本已經完成,希望大朋友和小朋友都能喜歡我們的作品。

序/導讀

【推薦序一】
以安心堅定的神情,應對孩子的分離焦慮
石昱棋
牧陽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從《口水龍和他的小夥伴4:爸爸為什麼不回家》的故事中,讓我想到了心理學家阿德勒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每個人會依循「感知、詮釋、信念、決定」的循環來應對這個世界,譬如:有個孩子曾經在穿黃色衣服時考了滿分,就可能解釋成考試滿分是因為穿上黃色衣服的緣故,形成「黃色衣服招來好成績」的信念後,這也影響了未來考試的穿著,這就是這個孩子的感知循環,而我們每個人內在都有一個這樣的系統,會自動詮釋經驗、形成信念,這些會幫助我們在生活中做出決定,所以故事中的小獅子康康,過去聽說了父母相處時刻變少就會分開,讓康康覺得父親的加班是聚少離多的象徵,進而加深了父母即將分離的信念。

許多有分離焦慮的孩子,內在都有著許多不合常理的感知循環,譬如:離開爸爸/媽媽我會被壞人抓走、爸爸/媽媽會不會死掉、會不會消失、會不會生病等,通常大人在此時會回應孩子「怎麼會,不會發生這種事,你又亂想了」,這樣的回應其實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否定,否定了他的想法,也否定了他的焦慮,情緒沒有得到紓解,孩子擔心受怕的心情就會一直存在,那些不合常理的思維也會一直出現,也就是說,重點不在於孩子的思維邏輯,而在於我們的回應是否能舒緩孩子的恐懼、擔心與煩惱,當孩子告訴我們:「我怕媽媽會死掉」時,或許可以直接告訴孩子我們看到的情緒「是啊!我知道你好擔心好害怕!讓我抱著你一下」。

在發展心理學中有一個經典的實驗,沃克與吉布森在西元1961年,運用了棋盤式的圖案,並在上面覆蓋一片強化玻璃,打造出視覺懸崖的錯覺,讓嬰兒在玻璃上面爬行,以此來了解嬰兒是何時發展出了深度視覺的能力,後來,這個實驗被延伸運用,讓孩子在這個懸崖前看一下母親的臉,發現如果母親「面無表情」或「驚慌失措」,那麼孩子容易感到驚恐也就無法繼續前行;但若母親是「面帶微笑、堅定自信」的,孩子將會鼓起勇氣繼續向前,由此可知父母親的臉與態度將決定孩子的勇氣值。就像是故事中的康康爸爸,一開始匆忙離去、態度含糊,這樣的表現無疑加深了康康的擔心,最後爸爸面帶微笑帶著康康理解所有的一切,這才讓康康安心下來。

當我們面對孩子,我們時常會有一些先入為主的想法,譬如:如果我離開,孩子就會哭或者上學時孩子一定會哭鬧,接著就會在即將與孩子分離之前,一直叮嚀孩子;此時孩子看到的家長是什麼樣的表情呢?可能是慌張的、嚴肅的、緊張的臉,而這也隱晦地向孩子透露一個訊息:「我離開是一件可怕的事」,如此一來,孩子將會更緊張、更焦慮了,如果反過來,面對即將的分離,我們先穩定自己,帶著孩子去了解實際的狀況,同時相信著孩子,給予溫暖、自信與堅定的神情,孩子才會充滿信心、勇敢的去探索這個世界。

【推薦序二】
用心經營家庭關係
田耐青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系副教授


寫此文時,我家機器人正在掃地、拖地,全程發出些微噪音,彷彿是女兒在向我說「媽媽,您辛苦了,我來掃地!」。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我長期聘請的清潔員便停止來工作。兩個月後,女兒買了這台掃地機器人,使我們的居家品質提高不少,我常感恩女兒的貼心。繪本中獅子爸爸要為太太的生日「做」一台掃地機器人,感覺爸爸真是貼心又偉大 (是做一台機器人喔,不是買一台機器人)。

幼兒百分之百仰賴雙親,所以對於家長間的關係份外敏感,而他們不一定能夠了解大人的世界,也不一定能夠說出感受,端賴家長細心觀察,主動協助。1966年,具護理證照的母親為改善家計甄選上外交部醫療團隊,到北非工作三年。為讓當時讀國小的三個孩子感受到母愛,母親勤寫家書還附上相片(如:母親習寫的阿拉伯文作業),讓我們了解她的異地生活及她對家庭發展的規劃(賺了錢要在臺大旁買間公寓,讓我們上學方便)。父親在唸讀家書時會錄音下來以便我們能夠反覆聆聽,又在牆上貼了一張世界地圖,將母親服務的城市圈起來,要我們想媽媽就去看那個紅圈圈。童年時期的我經常看著紅圈圈,想著母親入夢。三年後母親回臺,我們的家庭經濟獲得改善且仍維持親密的關係,這一切都要感謝父母的用心經營。

【導讀】
家長聊天室
為父母操心 管家琪


都說孩子很讓父母操心,其實父母常常也很讓孩子操心的。尤其是幼兒,對於世事的複雜難以理解,比方說,不明白儘管婚姻當然應該要以愛情為基礎,但維繫婚姻往往不一定是靠愛情,很多時候都是基於道義、責任、利益甚至就只是面子,如果孩子看到父母相處和睦,感情很好,一定會擁有很高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反之當他們看到父母在冷戰、熱戰的時候,肯定會有很大的心理壓力。

這個小故事說的就是一個幼兒在這方面的心理壓力。

婚姻諮商專家、家庭輔導專家總建議兩個大人不要在小孩的面前爭執,理論上這似乎沒錯……很抱歉,我只能說似乎沒錯,因為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關於人際關係上的事情,實在不可能有多少是真正放諸四海皆準的做法,曾經就有一個年輕的朋友告訴我,在她上大學以後才知道原來父母早就離婚了,只是為了不想影響她學習,所以採取了所謂「離婚不離家」,一直隱瞞她,可想而知這對家長也是煞費苦心,可結果呢?她並不感謝,反而很憤怒,覺得自己一直是生活在謊言裡……唉!也真是父母難為啊,有時對人家孩子很好、很有效的一些辦法,用在自己孩子身上好像就不行了,甚至還會有反效果……

還是讓我們先回過頭來聊聊幼兒在這方面的心理壓力吧。

看到父母吵架,幼兒總是很容易就不知死活的跑去勸架,著急的一直嚷嚷「你們不要吵了,不要吵了」,勸不動就哇哇大哭……這恐怕是不少家庭都出現過的一幕吧,想想在孩子的哭聲中有多少的無力、挫折與恐懼啊。

等到孩子稍微大了一點,一看到父母吵架,往往就不會再那麼熱心的想要勸架了,恐怕多半都是趕快逃命,躲得遠遠的,因為這個時候他們已經不再那麼的年幼無知啦,已經知道勸架得冒著多大的風險,一不小心就會被流彈射中,搞不好還會惹火上身,變成父母盛怒之下轉移焦點最好的目標,然後無謂的犧牲!

等到孩子再大一點,對於父母的爭執和衝突就會更加的漠不關心了,因為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生活,很容易就會覺得「那是你們的事,不關我的事」(其實這話也沒錯),然後轉頭就跟朋友抱怨父母吵架、真是煩死了之類。

只有幼兒,父母就是他們的世界,當他們感受到這個世界好像有一點失衡的時候,操心是必然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有時也不免就會表現得有些小題大做了。

不過,身為家長,還是珍惜一下幼兒的這份操心,也心疼一下這份操心吧。

【自序】
小人兒的壓力 管家琪


「孩子是一個小小的人」──這句話出自日本作家江馬修的作品,周作人先生的翻譯,讀來是那麼的讓人心疼。是啊,就像紀伯倫說的那樣,孩子們實際上並不是我們的兒女,「他們借助你來到這個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也就是說,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我一直覺得,最好的早教就是尊重,而最好的早教方式就是說故事。首先,我們應該尊重孩子是一個小小的人,成人世界裡的喜怒哀樂,其實在孩子們的世界裡都會有。這套《口水龍和他的小夥伴》繪本,我們特別以一種紙上單元劇的方式來呈現,這六本的主題是「壓力」,希望在親子共讀之中,一方面提醒大朋友要注意孩子們所面臨的壓力,另一方面也希望讓孩子在共讀的過程中,適當的抒發自己的壓力,身心健康的成長。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993458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6
    • 商品規格
    • 20*21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0~3歲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閱讀方式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方式

電子書 金石堂
  •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將儲存於會員中心→我的交易紀錄「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 最佳瀏覽載體: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電子書 Readmoo
  •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請至會員中心→我的交易紀錄「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商品不列入大咖方案累消回饋計算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