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東鹿&后象

在這裡,藝術的目的,並非在於成就創作的表現,其價值,是重新詮釋出「家」的定義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內容簡介

從點到線再到面
在藝術裡凝聚的社區意識
民生社區裡的公共藝術嬉遊記


在早期台北城的版圖中,民生社區尚屬未開發的邊陲地帶;曾幾何時,戰後美援資源與技術的投入、城市向東發展的都市政策,讓民生社區這個首度引進最新的美式社區概念、高品質與高標準的生活環境,開始熱絡起來,甚至發展成人們嚮往的「高級」聚落。在多數人的價值定義中,民生社區象徵著優質生活與追求頂尖的優越感。

民生社區,這座位於台北東區的聚落,是傳說中的「花園城市」,社區裡的大小公園,是都會中珍貴的綠意;公園與街區裡的樹木,隨著年復一年的四季輪轉,為街區變化出不同的表情;近代,這裡的幽緩與綠意不斷吸引著餐飲業者、多元的創意工作者進駐,使得老舊的民生社區成為一處充滿藝文氣息的生活區域;不同影視團隊到此取景,多元的電影題材,更豐富了社區故事的想像。

然而,從八十多年前曾存在於基隆河畔的磚窯廠、一望無際的田野與溪流,及沿著溪流旁的米粉寮,這些僅留存於老一輩居民的環境記憶;到都市規劃概念造就了她今日的環境特質,餐飲、服飾、創意業者的進駐,帶來民生社區為人所憧憬的熱絡與文藝氣息;再因擁擠與過度商業開發,讓社區居民不斷遷徙變換。隨著民生社區初代居民的凋零,新一代的住民與後來的移入者,對於社區發展都有不同的看法,存在且辯證著不同的價值觀點。

這本書,記錄了民生社區埋藏的扉頁,以及一個發生在民生社區的當代藝術事件。2014年,一群外地的藝術家帶著他們的創作,來到民生社區進行一段遊學計畫;無論是談著社區發展的「民生東鹿」與「后象」、透過「洛克搖搖馬」、「西瓜好朋友」來述說社區人物的故事,或是在公園裡跟孩子們聊著社區童話的「故事附件」,藝術的進駐,讓居住於這裡的孩子們,擁有一段特別的生活經驗,這一場藝術行動,透過集體參與所形成的美學成果,更成為另類的地方標示;序列的地景藝術物件,透過住民的分享,吸引了外來者的參訪;在當今這個資訊快速流通的時代,不斷的擴張、傳播,再詮釋出另一種台北都會生活的新頁……這是一段透過多面向的住民屬性,來成為「家」的討論;在這裡,藝術創作不再是被仰望的議題,而是一種媒介,與人們一起標示出生活在台北都會中,對於家的想像與認同。

民生社區,也與各地的生活聚落一樣,曾走過風華歲月與種種困境,典藏著一段段屬於自己的故事。在這2014這個藝術行動中,藉由不同的時代價值與生活議題,分別以在地與外地的思考角度,表述著對於這座社區的不同見解……在這裡,藝術的目的,並非在於成就創作的表現,其價值,是如何在集體共識下,重新詮釋出「家」的定義。

目錄

前言    用藝術語言描繪的一段台北風景
當年,曾在基隆河畔的磚窯與飛行場
本省人與外省人的「家」
在世代交替中逐漸變遷的社區
社區藝術故事開始的那一年

飛行場與米粉寮的往日記憶
當年,曾在基隆河畔的磚窯與飛行場
那段由荒野、溪流與米粉寮構成的風景
年節的氣味,是思念家鄉的方式
隨著交通網絡的形成而開啟了社區開發的先機
由荒野與農田蛻變為「花園城市」的當代住宅
引進西方集合住宅概念的建築構成
獨步台北的公共設施與文教環境
由「台北飛行場」到松山航空站
從一座吊橋到綿密的交通網絡
社區在災難中的蛻變
在優質環境中的負面發展與價值差異
在永續保存與都市更新之間

在「夏天一四年」中閱讀社區
一段藝術的暑假「遊學」計畫
Wendy店長與Babble店長的社區生活
在社區裡逐漸形成的「新寵物」樂園
Rocking Anything
故事附件
西瓜好朋友

老房子、老樹與老鄰居
在人與土地的時代變遷中閱讀過去
第一代居民生活記憶中的社區
對富錦街的開通與中斷間的思考
黑暗頹敗的後巷‧新巷弄美學文化
社區的孩子長大了
由寄居之地到安身立命的居所
在烘焙中尋找童年時媽媽的味道
風華、凋零與重生的民生戲院
融合產業知識與當代行銷思潮的新經營觀
成為行銷台灣茶文化的傳統茶館
從人生經驗中,畫出生命的意境
由到此工作的外地人到社區居民所看見的變遷
都更的時代趨勢與今昔觀點的花園城市
老樹,在觀光與居住之間的價值認知
在孩子的培育中自我學習
臥虎藏龍的志工團
把聲音與畫面的想像留給孩子
虎爺與豹媽的咖啡小店
天天記錄著社區生活影像的小店
成為人們的心靈陪伴與安慰之處的小店
社區裡的兒童與青少年的關懷據點
另一個談著生命教育的志工團
由住在社區旁的孩子,成為社區裡的美術老師
畫室不只是教室,還是讓孩子們快樂的遊樂場
透過畫室而聯結出的鄰里情感

 透過藝術語言解構與再詮釋出的一段社區故事
透過藝術旅人重新閱讀社區人文
法定公共藝術的改革方向——地方意識的公共藝術行動

後記
在人們的價值辯證與自然演繹下的定位

序/導讀

前言

用藝術語言描繪的一段台北風景

民生社區,一座位於台北東區,有著「花園城市」美名的生活聚落;穿插於社區公寓住宅群當中的大小公園,更是都會環境中難得的綠地;公園與街區裡的樹木,隨著年復一年的四季輪轉,在街區變化出不同的城市表情;隨著一波波拍攝團隊到此取景,多元的電影題材,更豐富了關於社區的想像。然而,昔日曾存在於基隆河畔的磚窯廠、一望無際的田野與溪流,及沿著溪流旁米粉寮的過往,似乎也僅能留存於老一輩居民的內心深處……隨著人們的離去,逐漸被遺忘。昔日引進的都市規劃概念造就了她今日的環境特質,隨著每一發展階段的潮流,逐漸吸引了餐飲、服飾業者,及各式設計創意產業的進駐,這些都為民生社區帶來人們憧憬的熱絡與文藝氣息……然而,擁擠與過度開發的問題也伴隨而來。

本省人與外省人的「家」

昔日,隨著城市開發與產業型態的轉變,吸引了大批由中南部鄉鎮到台北都會謀生的島內移民;這批定居於此的人們,每逢年節時總不約而同地離開……空蕩的街景,隱隱訴說著,這裡不過僅是一個因應生計的暫時居所,唯有沿著高速公路蔓延到中南部各個村落的車龍,才能表達出返鄉的心情;對比著戰後隨著國民政府遷台,而被迫停留台灣的「外省」族群,他們分別居住在「中央公教住宅」或延壽街旁的眷村裡……這裡,是一個由命運為他們決定的安身之處,也因此,年節期間飄散在巷弄間、各種家鄉菜餚的滋味,成為他們遙念故土的方式。然而,不同族群的居民對於「家」的理解,到了年節時分,總是在民生社區表現出一種複雜的層次感;在永遠處於變動狀態的城市空間裡,「家」的概念隨著人們的遷徙,總在不同時期裡不斷演繹;當時仍在襁褓中的孩子們漸漸長大了、在幾段天災人禍與都市發展下,老屋早已多次異主,發展至今,年節已難再區分出族群差異性;依舊熱絡的商圈氣息,為社區帶來了新的定居者,也帶來屬於這個世代的另一種地方意識下的生活價值。

在世代交替中逐漸變遷的社區

在早期台北城的版圖中,民生社區尚屬未開發的邊陲地帶;曾幾何時,戰後美援資源與技術的投入、城市向東發展的都市政策,讓民生社區開始熱絡起來,甚至發展成人們嚮往的「高級」聚落,無論對於哪一個族群而言,相較於多數人們,都是一個象徵著「成功」的價值觀;近代,這裡的幽緩與綠意不斷吸引著餐飲業者、多元的創意工作者進駐,使得老舊的民生社區成為一處充滿藝文氣息的生活區域。只是,隨著初代居民的凋零,新一代的住民與後來的移入者們,對於社區發展都有不同的看法;這個富有人文氣息的優質社區,在過度商業化與外來化的時代潮流中,她應當如何看見自己?如何看見下一步?

社區藝術故事開始的那一年

二〇一四年夏天,藝術家孩子的「遊學」計畫,在社區裡帶動了一段有別於以往的生活經驗;無論是談著社區發展的「民生東鹿」與「后象」、講述社區人物的「洛克搖搖馬」、「西瓜好朋友」,或是在公園裡跟孩子們聊著童話故事的「故事附件」等裝置,藝術的進駐,讓居住於這裡的孩子們,擁有一段特別的生活經驗;由里長、學校志工到在社區裡從事各行各業的居民,他們與外地藝術工作者彼此述說與傾聽著各自的觀點,透過不同人們的生活經驗,共同刻畫出這座社區的住民群像,以及其所代表的社區生活價值。

在這一場藝術行動中,透過社區參與的過程與美學營造的成果,序列的地景藝術物件,成為了另類的地方標示,在當今這個快速資訊傳播的時代,社區住民透過視覺影像與闡述的心得分享,吸引了更多外來訪客的關注,也在其中再詮釋出另一層關於台北都會文化的新思維……民生社區的住民組成以移民為基礎,在這樣的結構下談論「家鄉」,是為了找出一種孕育與傳承的教育機會;在這裡,藝術的目的,並非在於成就創作的表現,其價值,是如何在集體共識下,重新詮釋出「家」的定義。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9184267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24
    • 商品規格
    • 21*15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預計 2024/06/12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