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0607_畢業季

溫泉洗去我們的憂傷

文壇才女郝譽翔最私密的成長經驗,最誠懇的告白。

歌林Kolin 定時涼風大廈扇

歌林Kolin 定時涼風大廈扇

涼夏舒適節能提升冷扇效果!

  • 4個人喜歡
  • 分類:
    中文書文學現代華文創作現代散文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郝譽翔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九歌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1/04/01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內容簡介

這本書,對郝譽翔來說,不只是寫作,也是對自己過往的一次重整和告別。

  她把《逆旅》、《幽冥物語》和《溫泉洗去我們的憂傷》,視為她的生命三部曲,這本《溫泉洗去我們的憂傷》是最貼近她私密的成長經驗,採用一種比較悠緩、平和的語調,誠懇的告白。

  母親是一個離婚婦女,要養大四個小孩,她的資本微薄到近乎可憐,只能靠標會,曾經一口氣標下十多個,還被高度懷疑要倒會落跑,她像一個賭徒似的,抱著各方集來的錢,拉著我走進一間又一間的公寓。

郝  譽翔的母親是澎湖人,擔任小學老師,她的第一任丈夫遭意外刺殺,生有兩個女孩。後再嫁給外省老兵當醫生的父親,也生了兩個女孩,郝譽翔是老四,但父親不斷外遇,父母感情不佳,在郝譽翔出生沒多久兩人就離婚。

  母親帶著孩子從高雄北上,一心想賺錢,定居在北投一帶,過起二房東的生活。鴿子籠似的房間,來來去去許多異鄉人、移民者、外來房客,各色各樣的窮學生、初入社會的新鮮人、邊緣人……,破爛卻各擁理想,這些人,有的直到到現在還印象深刻地烙印她的腦海中。

  寫至她的高中生活在陽明山暗夜中騎機車探險、被淡水沙崙海邊迷住了,大學生活四處與同學瞎混遊蕩,那或可說是她人生中最壞的時光。

  在我誕生的幾個月之後,從此,父親便從我的生命中遁走,沿著另一條鐵軌通向我再也無法介入的人生,而他越走越遠,越走越遠,鐵軌不斷向地平線唰唰地延伸過去,分歧、交叉、交叉又復渙散開來,直到在天邊消失成一個我再也無法辨識的、陌生的小小黑點。

  郝譽翔寫父親的繼室與各種不斷外遇的女人,有大陸人,有越南新娘,及至父親臨終,她去處理父親的後事,攜回父親一生不離身的手提箱,檢視父親的遺物,最後更親自遠赴越南,尋找父親生前最終送回越南籍妻子的路線,想更加了解父親,也想對父親做一次最後的告白。

  這本書除了郝譽翔家庭從南到北的遷徙,也呈現臺灣七○、八○年代的時代感。是關於家族、空間、時代,從家族書寫到社會趨勢觀察,同時記錄著台灣經濟起飛、民主改革的鉅變時刻。

本書特色

  ★一個關於外省與本省家族結合、從高雄到台北的遷徙空間、台灣七○八○年代集體經驗的時代書寫。

  ★文壇才女郝譽翔最私密的成長經驗,最誠懇的告白。

名人推薦

名人推薦

陳芳明 政治大學台文所所長:
這是一部令人傷心欲絕的尋父記。時間一如漸行漸遠的無情父親,是那樣破碎又那樣真實,那樣悲慟又那樣虛幻。

王德威 中央研究院院士、哈佛大學東亞語言及文明系講座教授:
溫泉洗得去她的憂傷麼?
這是郝譽翔最誠懇動人的作品。

向 陽 台北教育大學台文所所長:
以細膩深刻的筆,剖析自身成長的生命史,透過小說家的敘事,寫出一個女性的生命經驗,以及家庭、土地的細密紋理。感性之中兼具知性思維,敘事之外又融抒情意境,為當代散文書寫開拓了一條新的敘事路徑,晴光與暗影交織,動人十分。

目錄

004 赫赫名家 讚譽推薦
008 自序:追憶逝水空間

第一部  黎明

024 序曲:消失的屋頂
048 黎明從台北升起
062 袒護墮落
086 夢的衣裳
104 在公寓中
118 最壞的時光
136 青春的北淡線
146 溫泉洗去我們的憂傷
164 黑暗中,於是就有了光……

第二部  晚禱

184 父親的手提箱
198 夏日夜晚‧尖叫
224 公寓裡的女人
250 旅途上

序/導讀

自序

追憶逝水空間


我選擇用一種和平而舒緩的語調,去寫一九七五年我們從高雄搬到台北,輾轉遷徙在盆地邊緣的經過,去寫山與海所懷抱的北投,寫關渡平原的朦朧煙雨,寫在公寓中半夜幽然浮現的鬼影,以及一間大雜院似的違章建築……

書早已完成了好久,才終於下定決心要寫這篇序文。

說來有趣,其實我經常寫序的,但都是為了別人而寫,為那些台灣或是陌生的外國作家寫長篇大論的導讀,久而久之,只把它當成一項功課在做,但輪到自己的書時,我卻是百般的不情願了,更不願找別人去寫。寫序是件苦差事,我可不想給朋友添麻煩,而現在流行名家推薦,一本書的書腰上掛了好多名字,叮叮噹噹的,都快分不清作者究竟是誰?我也不愛做這種事。我寧可自己的書以乾淨樸素的面目見人,安靜地躺在書店角落裡,只等待有心的人前來打開。

然而到了這本書,我的心情卻彷彿有些兩樣了。分明已經寫出十二多萬字,卻還有許多話沒交代清楚似的,於是這篇序,便是非寫不可的了,並且在心中輾轉翻騰了許久。夜裡我躺到床上,話語便源源不絕自暗中湧出,如絲纏繞,如繭自縛,又如河水氾濫沒入窗來,而我以棉被蒙住臉,心卻沉落到比黑夜還靜、還深。這究竟要教我從何說起呢?

就從為什麼寫這本書開始吧。

說起來,倒是繞了好大一圈。這些年,我學術研究的主題是中國二、三○年代作家的文學與生命旅程。我花費許多時間去製作文人如魯迅、茅盾、沈從文、丁玲等人的生平年表:他們在哪一年出生?故鄉在哪兒?父母是誰?家中排行老幾?幾歲離家?上哪兒求學?哪兒工作?又為何總是四處奔波,惶惶不知所以,而套句魯迅的話來說,便是「走異路,逃異地,去尋求別樣的人們」。這些不安的靈魂究竟為何而來?又要因何而去?我跟隨他們的腳步,在近一世紀前的中國地圖上流浪遷徙,一一標誌他們曾經落腳的城市,走過的街道,居住的空間,推敲這些人物彼此的相互關係。而我發現,他們竟然宛如彈珠似的,偶爾在某個瞬間發生了巧妙的碰撞,又會在下一刻彈跳開來,但卻從來都不曾真正地分手遠離。他們總是被一股看不見的、亦無從抗拒的命運萬有引力所牽引。

那引力如同漣漪一般越擴越大,直到把原先不相干的人、事、物全都漸次漩入了它的黑洞:那一神祕而發光的小宇宙,在我腦海中不停歇地環繞運行。

正當埋首於這件看似枯燥、但我卻深為之著迷的學術工作時,有一天,我注視著電腦螢幕,望見上面投影出來的朦朧臉孔,這才忽然想起了我自己,還有我的父母,甚至祖父母們。我的外祖父母來自於澎湖,我的父親來自於山東,他們一是在三○年代中葉,一是在一九四九年,先後去到台灣高雄,彼此相隔的時間也才不過十餘年而已,嚴格說來,都是這座小島上的新移民,但他們並未就此在一個定點上安居過。流浪,是我家族血液中與生俱來的基因,他們攜家帶眷,在島上由南走到北,而我的成長歲月,也彷彿是在一座座公寓的水泥盒子中穿梭度過。

公寓,是我踏入城市空間的第一步,也是我認識台北的起點,一如二○年代的沈從文,他從迢遠的湘西入京,第一部小說便命名為《公寓中》,而二十世紀都市的現代性也於此間摩挲成形。

我仔細地在北京地圖上,核對校出沈從文公寓的位置,然而卻把自己曾居住過的地方全拋諸腦後。相較之下,我對於我的家人是多麼冷漠和吝嗇啊,我從來沒有為他們作過生平年表,也從未去追蹤他們移居的腳印,更不要說上圖書館查資料,檢索他們留下來的任何一點蛛絲馬跡了。我對於沈從文的認識,竟要遠遠地超越了自己的祖父,而我屈指一算卻赫然發現,他們是同一個年代的人,只是我家族的逝水年華,如今早已不可追憶。

我不禁啞然了。

於是我決定把寫了八萬字的論文擱到一旁,而開始了這本書。我的家中既沒有顯赫的先祖,沒有開枝散葉的親族,更沒有家傳的日記或族譜,我只能依循不可靠的記憶,獨自鑽進那一條混沌又黯淡的時間隧道,而這一路,臉上披滿了拂之不去的蛛網灰燼,其艱辛的程度,竟比起寫論文還要更多幾分。但這條路既然已經走了,就不容許再回頭,我彷彿化身成為好萊塢電影中穿梭時空的英雄,一心只想要把凝固在時光另一頭的親人們,拯救出來帶回到此時此刻。但可怕的是,當我真正開始書寫之後,我才驚覺,原來在時光的另一頭,根本就沒有任何人需要我拯救,他們早就默默地離開,各自求生去了,而蹲坐在隧道終點黑暗無光深處的,其實只剩下我自己一人而已。

是的,只有我自己。一個從高雄初來乍到台北的、六歲的小女孩,她孤伶伶地蹲在暗中,抱住雙腿埋著臉,她被困在城市的公寓與公寓之間,困在陽明山腳與淡水河蜿蜒的邊緣,她走不出去。就在這本書中,我終於和久違多年的她再次重逢,心中忽然大慟,因為我知道,除了以文字再伴她走一遭之外,我什麼也不能做。

我能夠救得了別人,但救不了從前的自己。她早就如同化石,烙印在我的骨血之中,又如細小的針,沒入肌膚深處,肉眼無法看見,亦無從起出,但只要不經意地輕輕一碰,就會錐心地痛。

於是有了此書,我以文字召喚那徘徊於逝水空間之中的、孤獨的靈魂。寫到結尾,我幾乎是不忍心畫下最後一個句點了。因為這一回,我把自己掏得很深很深,我早已下定決心,當書寫完畢之時,就是永遠的告別,而自今以後,那六歲的小女孩又將沉回於黑暗之中,再也不要接受任何人的呼喚,有如亡魂終於得到了安息,從此落入冥府。

六歲的女孩沉回於牆與牆切割出來的、城市的公寓之中,而那兒總是幽暗無光的:冰冷的磨石子樓梯,窗簾垂落,鮮少點燈的客廳,以及沒有窗戶的潮濕房間,壁紙的邊緣捲翹起來,露出無聲無息爬滿了黑黴的角落。

我就在那些房間中成長,一直到大學畢業,足以離家獨立謀生為止。然而卻沒有一個人知道,我有多麼厭惡那些公寓,就連我的母親也不知道。是誰說過,公寓是一個私密而溫馨的家居?我痛恨教科書上一再複製出來的刻板印象:父親坐在沙發上看報,母親在廚房忙煮飯,爺爺在陽台上澆花。不,我們家沒有這些,從來沒有,而且據我所知很多人,至少曾與我共同分享過同一間公寓屋頂的人們,也全都沒有。

我痛恨總是有人天真地認為,一個「家」理當就應該是這樣,是那樣。然而,我又要如何去駁斥關於家的貧乏想像呢?我甚至連它的定義和範疇都搞不清楚。就在我出生後沒多久,父母便離婚了,而我同母異父的姊姊們,不是逃家,就是寄住在別處。我們家的成員因此總是流動不定的,甚至不曾真正吃過一次團圓的年夜飯。後來,母親為了攢錢,把公寓用木板隔成了許多小房間出租,於是在「家」這個字眼的頂蓋之下,蜂巢似的塞滿了陌生人的小小蝸居。家,從此已四分五裂了。

起初我還是懵懂的,繼之困惑,轉而憤怒,一個孩子的憤怒。我逐漸明白自己原來一生下來,就理該享有的東西:一個家,居然在沒有任何交代的情況下,就被硬生生地拔走了的憤怒,但我的父母對於此,卻竟一點也不在乎。他們沒有時間去想這些。就在從物質到精神上皆極度貧乏的七○年代,他們其實更在乎的,或許是一些遙遠而虛幻的事物:我的父親追逐浪漫的愛情去了,而我的母親則永遠在為金錢焦慮,那焦慮日夜充斥在公寓的空氣裡,懸浮著,蒸騰著,不斷煎熬所有的孩子們。

那焦慮總讓我感到錢是不潔的,是拋之不去的原罪,是屈辱。

因此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中,我只想逃開,直到如今才有勇氣回頭,去述說這些,去面對六歲的自己,告訴她:根本不必感到罪惡,也不必憤怒,因為那些都是大人製造出來的假象,不是生命的本質。而如今的我已經長大了,所以終於可以心平氣和地,一起回到生命的初始,去見證這一切發展的脈絡,並且將命運之輪所碾碎的、扭曲變形而不堪卒睹的記憶渣滓,全都小心翼翼地捧在手中。

於是這一次,我選擇用一種和平而舒緩的語調,去寫一九七五年我們從高雄搬到台北,輾轉遷徙在盆地邊緣的經過,去寫山與海所懷抱的北投,寫關渡平原的朦朧煙雨,寫在公寓中半夜幽然浮現的鬼影,以及一間大雜院似的違章建築,用鐵皮搭建出來的狹小廚房,以及從四面八方漂泊而至的房客們,異鄉人,也寫八○年代初期大業路開通,就在北投後火車站天蒼野茫的草地中間,新闢出來一大片四層樓住宅,母親開設的小撞球店,還有我們住的一座ㄇ字形社區。我至今仍然清楚記得,十七歲的我經常獨自站在陽台,對著底下空無一人的廣場發楞,而不知哪家豢養的八哥鳥,總愛一直呼喚我的名字,譽翔譽翔,彷彿是落葉片片飄在廣場的正中央,寂靜而冷。我趴在欄杆往下看去,那ㄇ字形活像是埋葬青春的一座墳。

想來也是荒謬,我們如此平凡的老百姓,家族故事卻擁有通俗劇所必備的一切元素:流亡、招贅、情殺、守寡、遺腹子、離婚、外遇、私奔、逃家……,一波接一波的衝突高潮不斷。但我卻還一直抱著模糊的幻想,以為我們也會像通俗劇一樣,有個以和解收場的大團圓結尾。我甚至可以看見那幅悲喜交織的畫面了,全家人抱在一起,把頭靠在對方的肩膀上,流著淚說:從現在起,我已經徹底地原諒你了,就讓我們把一切的不快樂,全都留給過去吧。

但這一天遲遲沒有來。

在真實的人生中,矛盾不但沒有獲得解決,反倒是只會引出另外一個矛盾,而死結不斷地打下去,越打越緊,越多。然而我不死心,還在幻想著我們這齣戲的結尾,究竟是誰會大發慈悲?是誰被原諒?又是誰有幸拿到了那一支赦免的權杖?

而結局卻始終沒有來。就在二○○五年中秋節那一天,我的父親選擇以自殺的方式,為他的人生劃下了突兀的句點。我這才惶恐地發現,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父親的驟然離席,使得故事情節再也不可逆轉,而我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一齣團圓的戲碼,在舞台上只演到了一半,便戛然中斷。

太遲了。父親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4447527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88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相關商品

全選
※ 出版日十年以上商品需另下訂,調貨時間較長,無法與一般商品合併結帳,敬請見諒。
看更多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